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三角架是由三根直径一尺,长两丈的圆木组成,三角架的顶端是用来站人的平台,十几名士卒用三根带有榫卯的短木杆,卡接在三根支架的下部,哨台变得十分稳固了。
这种方便携带的三角支架哨台,是赵升为炮营特制的,使火炮营在野战中,能够快速的建立起,火炮指挥的观察点。
冯敬康抓住垂下来的软梯,快速的爬上哨台,取出文德赠送给他的千里镜,开始测算炮击位置。
一条条参数在冯敬康口中传出,哨台下几个士卒调整炮瞄车上的设备,根据冯敬康设定的炮击目标参数,确定火炮射击方位,和火炮射击数据,最后在一个大噪门士卒的高声呐喊下,传到每门火炮的小旗耳中。
噪杂的指令声不断的交错重复,操炮手全部奔向炮位,火炮阵地上一时显得非常繁忙。
小旗向炮手们再次重复炮击参数,八门火炮的炮管“吱嗄,吱嗄”的慢慢仰起。
王之敬以前经常观看永平车营的火炮训练,但他们的准备时间很长,今天头一次看到冯敬康只用不到半刻钟的时间,便完成了火炮射击的准备工作,而且士卒操炮动利落整齐,要比永平车营的操炮手慌慌忙忙的操炮动作简练的多。
他不知道的是,千里营的操炮规范和技术动作,是由方楠和张桥用了两天时间,逐步推敲反复演示,加入方楠所知的一些二十一世纪的所见所闻,才将操作规范制定而成。
每个炮位上的小旗先后高声报告“射击准备完毕”同时举起一面绿色的小旗。
冯敬康站在哨台上,看到炮手们完成了射击准备,整齐站在火炮后面,感到非常满意。
他望向大凌河城和建奴营地,禁不住有点意气风发,撸起袖子掐着腰,右手抽出了腰刀,用刀尖顶了顶头盔的前沿,然后将他那把“特制的刀”举起:一号炮装弹准备试射。
一号炮位的士卒迅速将炮弹装入炮膛,站在一旁的小旗大喊:一号炮试射准备完毕!
冯敬康站在哨台上,将长刀向前一指:“放”!话音未落,小旗也马上大声喊道:“放”!同时高举的绿色小旗落下!
“轰”的一声巨响,炮车猛的震颤了一下,周围地上的雪花“忽”的一下被卷起向四周飘散。
冯敬康认真注视着炮弹的落点,但意外发生了!
炮弹并没有落入建奴的营中炸开,而是飞过了大凌河城的城墙,落入了城中爆炸。
王之敬站在马背上张望,这时他嘴巴张的很大,都可以吞下一个鸡蛋!
他凝视大凌河城,嘴巴慢慢闭合,自言自语的说道:打了十多里啊!竟然能够打这么远!
大炮响过,建奴大营并没有什么异动,这段时间攻城的红夷大炮经常发射,八旗兵马早已适应了炮声,而且炮弹又未落入大营之内,所以没有人再意刚才的炮声。
冯敬康站在哨台上,急败坏的甩掉头盔,将官袍下摆掖到腰间,两只眼睛一睁一闭,狠狠的盯着竖持在身前的腰刀进行测量,刚才试射的目标是皇太极的中军大旗,他没有想到炮弹的落点,竟然超过了很多。
冯敬康再次测量一遍,并未发现问题,一阵大风吹来,哨台微微晃动了一下,冯敬康狠狠的一拍脑袋,这才想起现在是站在两丈高的位置测量,而且刚才一时兴奋,还报错了距离。
第二发试射的炮弹在建奴中军大旗左侧几丈外爆炸,一座侍卫的营帐,被炮弹炸开,覆盖帐篷的毛毡,被爆炸的冲击波撕碎,卷向了空中,远远的都能看到。
皇太极这时正由代善父子陪同,在围城的第二和第三道壕沟间检查攻城器械。
明军的部队来到大凌河城十里外的事情,他已经接到了巡营马甲的禀报,但他并不在意,建奴依靠壕沟,营寨和红衣大炮,他可以用最小的代价击溃敌人,然后顺势掩杀,便可轻松的尽数歼灭前来解围的明军。
皇太极盘算的很好,所以在这里不慌不忙的,和代善父子研究如何攻破大凌河城。
炮弹的落点距离他不到半里,爆炸声响起,皇太极感到脚下微微一震,看向炮弹的落点说道:不知道是哪个蠢货,将红衣大炮的火药,弄到营帐中了,他马鞭一挥吩咐身边的一名佐领,带人前去抓捕。
第二次试射,炮弹的落点让冯敬康非常满意。
冯敬康捡起头盔扣在头上,传下命令:五发连射,打完后马上撤退。
“轰隆!轰隆!”的炮声接连响起,一颗颗炮弹,在汗帐周围爆炸,几轮射击后,皇太极的中军大旗被炮弹炸断,汗帐已经被炸的不复存在。
惊慌的侍卫,被炸得东躲西藏抱头鼠窜,个别倒霉的侍卫被爆炸时产生的气浪掀上空中,然后重重的摔落下来。
赶回汗帐的侍卫左领,一头闯入火炮的射击范围,一颗炮弹在他身边爆炸,佐领和几个侍卫连人带马被炮弹炸飞,落入不远处的壕沟之中,肢体破碎七窍流血而亡。
这下皇太极可不淡定了,看到汗帐周围的一片区域,被炮弹炸的一片狼藉,马上吩咐代善父子回营集合部队准备出击,命侍卫传令各营严守阵地。
并且派出一名甲喇章京率领部队,出营寻找明军火炮的藏匿地点。
皇太极认为,明军火炮定然隐藏在大营的附近,否则不可能将炮弹打入中军营地。
大凌河城中,饥肠辘辘的祖大寿,这时与何可纲一同灰头土脸地爬上了城墙。
刚才试射的那个炮弹,击中了城中官厅旁的一处民房,巨大的爆炸声吓了两人一跳。
两人抬头看到几丝沙土由官厅的房梁上簌簌的落下,心中都是一惊,马上冲到院中吩咐士卒前去查看,并且跨上战马向南城门奔去!
而接连不断的炮声响起,让两人顿时紧张起来。
十几日前,建奴的红衣大炮,将城墙轰开一个口子,关宁军损失了几千人才将口子堵住。
这几天建奴并没有强行攻城,皇太极看出了城中已经断粮,而且援军新败,导致了明军士气低落,所以派出使者前来招降。
祖大寿与何可纲在上次解围的战斗中,并没有发现翠衫骑兵的踪影,仍对孙承宗再次派兵前来解围抱有希望,但城中已经断粮,士卒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战斗力大幅度下降。
为了拖延建奴的攻城时间,等待救兵,才答应使者考虑几日。
祖大寿故意在献出何可纲首级的投降条款上,与皇太极又多扯了几天皮,使皇太极也摸不清楚,祖大寿投降的诚意,所以这几天,再也没有攻城。
两个人站在城墙上,看到了皇太极的中军大营,汗帐方圆半里的范围内,被炸得一片狼藉,却没有在包围圈外,看到明军的部队,只是看到大凌河城南十里外,影影绰绰的有一只人马。
一队千人的建奴马队,冲出大营奔向两里外的一片矮林,但炮击并未停止。
很明显明军火炮并没有藏在那片树林之中。
祖大寿,何可纲将千里镜举起,调整到最大倍数,望向十里外的明军。
在千里镜中,祖大寿看到明军的阵列中,立着一个大约两丈高的哨台,一个身穿官服的军官,持刀在哨台上比比画画。
距离太远,看不清楚哨台上那个明军的模样,但却发现哨台附近,每隔二十几个呼吸的时间,便会冒起一朵朵的白烟。
但祖大寿没有看出什么,他也不相信明军能在十里外,炮轰建奴的大营。
旁边的何可纲一边举着千里镜观望,一边对祖大寿说道:这次明军打的很聪明很鬼,并没有派部队直接进攻建奴大营,而是用隐藏起来的火炮轰击建奴,并且使用的是非常少见的开花弹。
何可纲兴奋的说道:看样子,这次明军前来解围,统帅的将领套路很深啊!
到现在为止,他不但打疼了建奴,并且让人猜不出他的意图。
祖大寿微微一笑附和着说道:是啊,不知道督师派谁前来。
何可纲放下千里镜,看向祖大寿皱了一下鼻子:我好像闻到了杨肇基的味道!
祖大寿放下千里镜呵呵一笑:除了杨狐狸,还有谁打仗这么贼?只闻炮声却不见炮影。
何可纲用手轻拍城砖:看来这次解围有希望了!
祖大寿长叹一声:战马已经被吃的只剩下几十匹了,昨天巡营官禀报,城中已经出现了“焚骨烹骸”的现像,我们也坚持不了几天了。
如果这次解围失败,说明朝廷将无力救援大凌河城,城中士卒百姓除了投降也就只能饿死了。
祖大寿心中还想到大明日渐式微,将来天下会如何变化,而自己又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