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副食品厂的车间主任姓高,四十来岁,长得高高瘦瘦的,架着眼镜,笑眯眯的,看起来很和善。
他热情地邀请父女俩跟他进去参观一下生产线,一边参观,一边自豪地介绍起来:“这里是全省唯一的铝袋真空包装车间,是我们厂的年轻人们自主研发的一套流水线,不过成本有点高,目前只用来生产高端的食品。都是限量版的,好在保质期
长,所以存放到夏天也没事。什么时候能把成本降下来就好了,到时候什么盐水鹅啦,酱鸭啊,烧鸡啊,都可以试试。不过这也得看看养殖场那边的规模,要是数量供应不上,只能继续限量发售。”
姚栀栀比较好奇:“养殖场那边的家禽供应不稳定吗?”
“是啊,要是健健康康的,那倒是好说,要是忽然集体生个病,一死一大片,那就不行了,只能集中掩埋。宁可不吃,也不能把人吃出病来啊。”高主任还是挺负责的,感慨道,“就像年前,那鸭子本来想生产三万只的,可惜啊,鸭瘟一来,损失惨重
啊。最后是从下面的公社收了一点鸭子过来,只做了几千只。”
原来是这样,姚栀栀不太理解:“养殖场那边没有专门的兽医吗?”
“有啊,原本是个经验老到的老兽医,结果他中风了,临时让一个学生过来照看了两个月,结果就......说起来,还是要实践出真知啊,纸上谈兵是没用的,那学生文化课成绩门门第一,没想到到了真枪实弹的演练,抓瞎了。”高主任很是唏?,
哎,培养年轻人需要时间啊,这几年着实有点青黄不接了,什么时候恢复高考就好了,农业类的院校可以多招点学生,到处都急缺新鲜血液呢。
姚栀栀恍然,原来是生瓜蛋子搞出来的事故,也不算稀奇了。
那小金都来了一年多时间了,调理家长里短的纠纷也还是捉襟见肘,抓小偷什么的倒是起劲。
也许是安错了位置导致的。
就像这个闹出鸭瘟的,让他去做个考试专家倒是不错。
参观完铝袋真空包装车间,高主任又带着姚栀栀父女俩去了其他的车间,做糕点的粉尘大,个个粉头粉脸的,还好都戴着帽子穿着员工制服,下班了一脱一掸也就干净了。
其中有一个肉酱车间,姚栀栀都快被香晕了。
她有点好奇:“这里头的员工能忍住不偷吃吗?这么香。”
“害,怎么忍不住了?我们车间有严格的监督举报机制,谁偷吃了,一旦被举报,直接丢饭碗,不玩虚的。不过我也知道他们馋得慌,所以每个月的福利都有一罐肉酱,这不就两全其美了?”高主任还挺乐观的,为自己宽严并济的举措而自豪。
姚栀栀觉得这样挺好的,便问道:“生产标兵可以多给一罐儿吗?”
“呦,这我还这没想到,可以考虑,今年就搞起来。”高主任很是开心,还是年轻人有想法,真好。
姚栀栀没想到这个主任还挺乐于听取意见的,真好。
赶紧把手里的配方拿出来,让他考虑考虑。
高主任看完,剔除掉了三个:“目前这个三个,以我们的车间技术还做不出来,另外几个还行,我可以试试。”
“那行,那就先试试这七个。”姚栀栀把另外三张配方收起来,来之前她并不清楚目前的技术到了什么程度,这一圈观察下来,心里也有数了,知道高主任没有乱说。
高主任乐呵呵地收下配方,提醒道:“你在电话里提到的分红的模式,这个我问过厂长了,政策上不允许。我呢也不想让你白跑一趟,所以除了一次性买断你的配方,还给你争取了另外一种收益模式,你考虑看看。”
也行,姚栀栀心里有数,目前来找食品厂合作,大概率只能是一锤子买卖??出售配方。
毕竟政策的问题是个人无法改变的。
不过,她没想到高主任还有惊喜,好奇道:“难道你们愿意为我培养员工?”
高主任笑道:“没错。你真聪明。这是我们唯一能想到的办法。目前来说,这只是几张配方,能不能实际生产出来还很难说,但是我们厂长答应了,只要你不嫌弃学徒工工资低,一旦研制成功,我们厂可以给你提供八到十二个学徒工的岗位。考
虑到我们厂效益比较好,宿舍也有空余,所这些学徒工的住宿问题你就不用担心了,吃的话厂里有食堂,每个月交点粮票和钱就行。你觉得怎么样?”
那简直太好不过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嘛。
反正姚栀栀不看好嶷城的副食品厂,那自然需要培养自己的员工,真到了那边的厂子倒闭的时候,才能快准狠地下手嘛。
至于什么分红,那倒是次要的了,反正她系统里面的配方还多着呢,学一门技术还是挺实惠的。
不过她还是提了另外一个要求:“高主任,要是真到了你们厂子需要淘汰生产线的时候,记得优先考虑我啊。”
高主任笑道:“好说好说,你放心,我们也愿意跟你长期合作,只要你能隔三差五弄点新花样来,一切给你优先。
“行,那我问问,学徒工有什么要求吗?比如,是不是必须要城市户口啊?”姚栀栀还是要问清楚一点。
高主任笑道:“那就没必要了,只是学徒而已,不算我们厂的人员编制,你招农村的也行,反正学成之后怎么安排就是你自己的事了。”
“行,那谢了高主任,咱们签合同吧。”姚栀栀心满意足。
签完合同收了钱,她便把配方交给了高主任,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没想到老爸比她还激动呢,一路上念叨着小星星小月亮,这才一白天不见呢,就想得不行了,难怪都说隔辈亲。
一到家,姚敬宗就把两个小乖乖接到跟前去了,一个也不给姚栀栀留。
姚栀栀要喂奶,还得跑到七条胡同“抢”孩子,简直哭笑不得。
*
学徒工的事,她准备就在农村里招一批女同志。
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来,学成之后,要是暂时安顿不到城里来,可以在乡下再种一段时间的地,等她另行安排。
二来,城里的女同志并不缺机会,倒是农村里的,可能会更加珍惜这走出去看看的机遇。
所以她把这事交给了赵麦苗和丁灿,让她们两个利用出差的间隙,帮她去农村物色十二个女同志来。
赵麦苗好奇:“要不要让你三姐去啊?”
姚柠柠?姚栀栀好久没听到这么名字了,摇了摇头:“她不是我三姐。”
赵麦苗赶紧捂住嘴,她说错话了。
只得换了个话题:“那......那姚家那边的宗亲,是不是一个都不考虑?“
“不考虑,你找些跟你一样踏实能干的,不要那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姚栀栀要求挺高的,准备把人招过来之后先筛选一遍。
赵麦苗明白了,赶紧跟丁灿张罗去。
两个人准备去一趟内蒙呢,那边的市场还是一片空白。
走之前正好去乡下招几个女同志过来做学徒工。
下午上班,姚栀栀把叶筝和张三祥的稿子全都打了回去。
写的什么玩意儿,狗屁不通。
两个人都低着头,不说话。
姚栀栀很来气:“叶筝,你编纂的校刊我看过了,报纸上的新闻稿我也看过了,你不是这个水平啊。怎么,想跟我上演藏锋的戏码呢?跟你说啊,没用,你要是下班之前还不能交一份满意的稿件给我,那你就走人吧。”
“我是社长招过来的,你不好开除我的。”叶筝犹豫片刻,还是硬着头皮,想再坚持坚持。
姚栀栀嗤笑道:“我不跟社长计较不代表我计较不了,你信不信我一封举报信写到袁主任那里,你立马就得给我滚蛋!”
叶筝默默叹气:“好吧,我试试。”
张三祥则直接摆烂:“姚主编,我真的写不来,再给我几个月的时间学习学习行不行?”
“有人跟我说,你是不会拖后腿的。怎么,入职的第一个考验就过不去?”姚栀栀倒不是非要他们写稿子,只是想看看他们到底几斤几两。
别什么阿猫阿狗的都往她这里塞。
一个周娟够恶心人的了,还再来两个废物不成?
也不看看人丁灿和赵麦苗,一来就给杂志拉了多少销量,那都是实打实的做实事的,要不然她敢把人招进来吗?
真是不可理喻。
张三祥只好瘪三似的出去了。
看到两人挨了训,周娟可高兴了,赶紧停下手里的校对工作,拿出纸笔,尝试着自己写一篇试试。
万一可以呢?说不定就能离开校对组,去帮小蒋做事了。
责编的助理,怎么听着都比校对有前途吧?
她很努力的绞尽脑汁,想了一篇。
抢在那两人前头交给了姚栀栀,姚栀栀看过之后,觉得差强人意,圈了几个点,让她再改改:“少说一些拍马屁的话,多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写一点他们想看的内容。”
周娟撇撇嘴,不高兴地出去了。
至于叶筝跟张三祥,下班前又各自交了一篇稿子过来,叶筝的水平确实不错,姚栀栀圈了几个需要改的点,再润色一下便留用了。
张三祥的还是不行,她再给他最后一次机会,明天还不行就别来了。
下班后,张三祥跟张大同埋怨:“哥,你不是说这个姚主编很好说话的吗?”
“对啊,她对工作认真的人很好说话。好了,别偷懒了,回去好好想想。”张大同自打知道红包给了他最高的基础金额,心里不知道有多感激呢,一句姚栀栀的坏话也不想说。
至于叶筝,则因为稿件被留用,喜提周娟的眼神警告一次。
果然,社长说得没错,这个周娟最爱嫉妒别人了,要小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