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173、开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曙光从东边群山之中透出,连日的雪终于停了,今日将会是有暖阳相伴的一天。
    天色渐明,玉京城中各坊响起钟鼓声,各处城门也缓缓打开,迎来新的一日。大街上处处都是从坊中走出来的百姓,忙着去采买用品的、赶着去做工的……人们或是悠闲或是匆忙,早已忘了数月前那个血腥之夜过后,大街上四处弥漫的死亡气息。
    那个兵荒马乱的夜晚,已经过去很久了,如今已是新的一年,至临元年。
    新春刚过,街上好些地方都还挂着过年时的灯笼彩旗,家家户户门前的桃符春联都还崭新无比。一个月前,南方还在打仗,连玉京城里的百姓都有些担惊受怕的。恰好就在过年之前,南方平定的消息传来,这才让玉京城的百姓能过个好年。
    如今城中的百姓,早已不用担忧叛军会攻到北方来了。玉京依然是那个无比繁华的国都。
    朝阳彻底升起之时,一队巡防军整整齐齐跑到中央大街两边列队,个个手持明晃晃的长|枪,神色肃穆。百姓见状大多自觉地退到街边,好奇地在这些军人身后朝空荡荡的大街正中望。
    这种阵仗,一般都是有什么大人物要过路。玉京城中的百姓见大人物也见得多了,不过这种要出动巡防军的场面,还真的不多见。很多人都停下了脚步,就等着看看到底是谁要来,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
    没过多久,一队人马从城门进入,无一例外都是一身黑衣精甲,人群顿时沸腾起来。
    “魏王!”
    “是魏王啊!”
    “天啊!魏王平叛回来了!”
    乘马走在最前头的那个人,容貌俊美,气度不凡,正是离京数月,至南方平叛的李长明。
    整个玉京城,有谁不认识魏王李焘,有谁不知道黑衣旅威名?大街上的百姓早已将这位少年英豪视作大虞的荣耀,目光中不由得生出几分热切。不过片刻,魏王回京的消息便传遍大街小巷,坊中之人个个拖家带口跑到街上来看魏王领军回京。
    若不是早有巡防军在街上开道,怕是此刻这宽阔大街都要被百姓堵得水泄不通了。
    李长明不松不紧地握着缰绳,在街边百姓的目光中缓缓向前行去,偶尔偏头一望,都被这些百姓眸中的激动热情弄得有些面上发热。
    不知是哪个魏王的狂热信徒突然大喊了一声“魏王千岁”,人群又一次沸腾,不少人也跟着大喊起来。被众人崇拜的李长明本人倒是愈发臊得慌,忙一拉缰绳,驱使马儿走得快些。
    结果他下马进了宫门,那街上的百姓也没有散去,依然对此津津乐道,还把自家这位魏王殿下以前的丰功伟绩翻出来夸了又夸。好在他是听不见,不用为此难为情了。
    原本皇帝李熹是想亲自去接李长明的,奈何前两天天气太冷,他又是个身体弱的,一病下去就十分虚弱,只能待在宫里躺着。
    谢德妃伺候李熹喝下汤药,高有德便来报魏王回京。谢德妃一听便知自己该退下了,当即行礼告退。
    她在侍女珍珠的搀扶下往外走去,方才听魏王平叛回来,她就想起了那位如今已被降为才人的吴氏,不禁有些害怕。
    几个月前,她还忌惮生下了皇子的吴淑妃。吴家在朝堂上的势力,哪里是谢家可比的,吴家若是有意扶她的那位小皇子坐上储君之位,她这个小小的谢德妃,恐怕要丢了命。她都做好准备,在吴氏面前做小伏低了……
    谁能想到,吴淑妃刚刚生下皇子一日,就出了那么大的事。吴家竟然大起胆子兵变逼宫,落得如今这样的下场……
    也是奇怪了……好好活着不好么?多等几年,等吴氏孩子长大,不照样是吴家天下?
    她越想越觉得吴家当真奇怪,怎么看,吴家都根本没有必要行刺皇上。行刺这事简直处处都不合情理。
    当然不合理,因为事实并不如传言所说,行刺一事本就是那位天子设的局。即便吴家什么也不做,想用安分换一个自保,李熹也不会领情的,他已经下定决心要铲除他们了。
    “娘娘,小心。”珍珠看她想事情想得出神,便在过门时提醒了一句。
    她这才回过神来,低头迈步,跨过门槛。
    珍珠是她自己带进宫的侍女,自小就在谢府伺候的,与她要亲近许多,也算是帮她和家中通气之人。两人走出大殿后,珍珠便小声向她道:“娘娘……陛下这身子一年不如一年,您也得好好为大皇子考虑考虑了。”
    谢德妃回眸往殿内一望,道:“是啊……贵妃只有个女儿,吴氏本来最是有威胁,又受家中牵连被降为才人。这储君之位,除了琢儿还能有谁来坐?”
    说罢她似乎松快了许多,在珍珠的搀扶下缓缓离去。
    李长明进殿行完礼,抬头第一眼就去看案上那还没被收走的药碗,里面干干净净,看样子皇帝陛下最近没有耍小性子。
    李熹瞧得见他那小动作,没好气地道:“朕喝了,都喝了!”
    李长明低头一笑,坐上前来,道:“怎的案上还那么多奏折?”
    李熹叹口气,道:“你走这几个月,又是黄河水患又是北边暴雪,南边叛乱,边境动荡,连东海水上都不太平。”
    李长明在外时专注平叛,这些事只是听说了些,当即取了案上奏折翻开。一看之下,才知情势之严重。
    李熹低咳两声,道:“先前西域那边雪灾,这次又是北境雪灾……加上南方叛乱,分出了不少气力去……要不是之前攒了点家底,恐怕捉襟见肘,难以为继了。事是越来越多,怀义郡那边现在也不太平。如今看着是叛乱平定,四方安宁,底下不知道多少个窟窿……”
    可这已经是付出代价最小的方式了,要拔起一棵盘根错节的大树,怎么可能不带出点土,牵扯到别的地方。
    就是苦了各地百姓……
    李长明看的第二份奏折就是北境的,怀义郡受灾尤其严重。更严重的是,严冬未过,连想运物资过去赈灾都十分困难。
    怀义郡……李长明看着这三个字,就心中一沉。那里有苏布德马场,原先的苏布德牧民,和随塔吉一起迁入大虞的乌环人。
    这些人,其实都是塔吉的子民。这个地方受灾,塔吉得着急成什么样?
    他迅速看完,又抓过一份奏折,一看便震惊道:“怎么会……”
    这一份奏折也是北境的,因为雪灾饥荒,怀义郡好些胡人暴|动,有人甚至西逃去东乌环了。朝野对此议论纷纷,都说什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当初迁入这些人的时候,处置得太过随意。
    他手微微抖了一下,继续看下去,只觉心惊。
    有人上疏提议,这些胡人是动乱根源,应当将怀义郡的这批普通胡人百姓降为奴仆,分化迁入内地,同时处置了塔吉这个怀义郡王,罢官免职,保留尊号即刻——东乌环如今已没有与大虞一战的实力,这样做并不会引发战乱。
    “皇兄……”李长明抬头,紧张地道,“这些人所言,绝不可取!北境饥荒,应当赈灾安抚才是啊。”
    李熹沉声道:“当初对乌环人的处置,就有很多人不满,如今怀义郡出了这种事,这样的声音便更大了。安抚要安抚,处置也得处置,不然过不去的。”
    “处置……”李长明抿唇,沉吟片刻,提议道,“若是要安抚北境,自然是让本族人去更合适。”
    李熹笑了笑:“他去北境安抚,立了功,就没理由处置他了?焘儿,你可真是……”
    李长明也不否认自己的私心,承认道:“臣弟就是有私心,可若想不动武力解决怀义郡之事,也只有怀义郡王去才好。”
    李熹揉了揉额头,轻飘飘地道:“这倒是……可若这事办不好,也只能动武了。”
    李长明叹口气,道:“臣弟明白。”
    刚刚改元,就四处动荡,这位肩上担了诸多重任的天子也苦,也为难啊。
    李长明这会儿担心着的人,已经在玉京闲了几个月,每天就是处理些不需要怎么处理的鸿胪寺文书,然后吃吃睡睡想魏王。
    今天刚好又不需要上朝,塔吉早上起来就在书房里捧着李长明的字帖临摹得开心,写得脖子酸手也酸了,才决定出门活动活动。
    艾尼跟只兔子似的,一下子蹦到正欲出门的塔吉身前,把塔吉也吓得差点学了他的兔子跳。
    塔吉道:“干嘛呢你这是?”
    “小汗王!”艾尼神色激动,“魏王殿下回来了!我刚刚出门,听满城在议论呢!”
    塔吉眸光一凝:“长明回来了?”
    虽说之前就收到了书信,知道他回来的大概时日,可还是有些突然。这时间比他设想的要早上许多,本来他是准备过两天去魏王府看看,帮那位离京许久的小王爷好好打理打理,没想到他这准备都没做好,人就回来了。
    不过回来早了,倒也是好事。
    “您天天念叨着魏王,都要成望夫石了。”艾尼道,“这下不用成天魂不守舍的了。”
    塔吉一听,乐了:“什么望夫石,你从哪儿学来的?”
    艾尼很好心地给他解释:“就是说,他们汉人有个女人,丈夫去从军了,她就天天去他们告别的地方等着丈夫回家,看着看着变成了块石头。”
    塔吉当然知道望夫石是什么意思,不需要他解释:“我是说,这用来说我合适吗?”
    艾尼不明所以,反问道:“合适,有什么不合适的?”
    “算了。”塔吉念他汉语不会几句,也不跟他争辩,“备车,去魏王府。”
    作者有话要说:谢德妃:我儿子肯定要当太子
    桃:没想到吧.jpg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末日列车 我非池中物 快穿:等待一个机会 天真烂漫 抄家后,她赚疯!权臣跪着求入赘 重生八零,带崽离婚再高嫁 年代:我在大山脚下修了个假仙 重生后,她们抢着给娃当妈 重生的我只想追小姨子 从送子鲤鱼到天庭仙官 亲子综艺,妈妈我有十八般武艺 兽世巫女成团宠,修罗场全员黑化 神朝之上 无限神职 全民领主:开局一座闹鬼金矿 七月半,鬼娶亲 我是最大总裁 霍格沃茨从窃取权柄开始 反派崛起:从截胡主角师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