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道家称七月半为中元节,佛教则称其为盂兰盆节,很为时人看重,一般持续数日。
其意也逐渐从慎终追远、普渡施孤,演化为存亡俱泰的民间节日。
家家户户设食祭祀、诵经作法。祈求先人庇佑,消疫病、保家宅,万事平安。
是以七月半当日起,不仅皇寺莲花净土实胜寺兴建起了盛大道场,盛京城中乃至国中各地寺庙,皆是香火鼎盛,规模十分盛大。
但凡本朝皇家大祭,女眷要么没资格入祭,要么由太后或皇后主持着与男子分开祭祀,中元节亦是如此。
太后领着一干后妃、公主、贵眷虽随御驾亲至了皇寺,但从始至终都是拘在内殿佛前点灯念经祈福。
隔着幽寂的中庭以及三进佛殿,外大殿正前方广场,皇帝领着一干王公大臣做道场的动静清晰入耳。
铜钟神鼓,梵音吟诵,遮过檀香缭绕间女眷低喃的祈祷。
两相对比,高居内殿正中的金身佛陀,似乎都笼了一层寥落冷寂。
八公主很是眼馋外大殿的热闹,悄悄后仰换了个省力的跪姿,趁机悄摸嘟囔。
“跪了这许久,天光仍旧不见暗淡,也不知何时天黑能去放河灯。我听说民间有些地方过中元,先是女子下跪叩拜祭祀,再轮到男子的,风气全不似我们这般拘束。咱们女眷只能圈在内殿念一日的经,到晚间放河灯时才能得片刻松快。”
诚如八公主所言,宫规拘谨,等级森严。
是以,跪拜颂佛的位次也是有讲究的,依据尊卑而定。
她们这一排,便只跪了三位随行的未婚公主。五公主居中,容淖与八公主各居左右。
八公主与五公主素无交情,甚至有些敬畏这位五姐,她这一大堆拉拉杂杂的嘟囔抱怨自是说给容淖听的。
她跪佛诵经憋了大半日,实在无趣。也不管容淖没有应声,逮着空子,忍不住多念叨几句。
“咱们中元惯常是祭祖后放河灯,以恭送祖先魂灵返还地府。但我宫内小太监闲侃是曾说过,在民间有些地方,中元送返是不放河灯的。而是在祭祖后烧‘包’,还要任由稚童去各家地里偷取最合心意的瓜,雕刻成船的模样,与‘包’一起焚化。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风俗讲究,唔……反正听着十分有趣。”
容淖连日身体不适并非全然假装,来皇寺跪经这大半日已是强撑,无心力与八公主私语,闻言只在心中轻哂一句。
倒是居中的五公主,出乎意料的搭了八公主的腔,嗓音如含了冰片,“你只是觉得偷瓜有趣罢。”
五公主一语中的,同时道出了容淖与八公主的心声。
八公主顿时噤若寒蝉,双目一闭,不敢继续叨叨。
又过了片刻,八公主悄悄睁眼,余光瞟见五公主虽跪得笔直,但额角沁汗,显然同是被这中元祭祀折腾得难受。
难怪口气那般呛人!
八公主又瞟了瞟禅定如僧的容淖,佛前祭祀,她妆容较平日素净许多,能看得出唇色浅淡,身如细叶,估计也是在勉力支撑。
八公主想了想,悄悄摸出装糕点的小荷包。
自己捏了一块在手中,然后胳膊轻捣五公主,掩着袖子偷偷把荷包递了过去。
其实按规矩祭祀诵经是能抽间隙进食的,不过殿内这些娘娘们顾忌今日是由太后主持着为国祈福,不敢异动罢了。
太后她老人家笃信佛法,常年在仁寿宫小佛堂里焚香拜佛,少食好静,自是耐得住,倒是苦了其他养尊处优惯了的女眷们。
五公主略一迟疑,便接过了八公主的荷包,却并未拿里面的糕点。
她自幼由太后抚育,闻听缭绕佛音长成的。耳濡目染,虽不如太后虔诚佛法,但自有祝祷的坚守。
五公主举止比八公主坦荡多了,直接把荷包转塞到容淖手中。
小荷包口是开着的,甜丝丝的蜜味涌出来,还夹杂一丝冷素油的腥气。
容淖甚至没来得及看清楚里面是什么,身体先对食物有了反应,喉头一呕,胃中翻腾,险些把早间勉强吞下去的两口粥吐出来。
为防露出异样被人察觉,她立刻装作咳嗽,拿帕子掩住口鼻,并顺势把藏在身上应急那一粒丸药咽下。
只一个简单动作,她后背已爬满了冷汗,手脚麻痹冰冷,脑中昏沉得紧,整个人不受控制歪倒。
“六姐姐!”八公主余光瞟见容淖仿佛瞬息之间被抽干了精气,吓得惊叫一声,连忙伸手去扶。
五公主先她一步,接住旁边摇摇欲坠的容淖。
她们这厢动静不小,引得殿内女眷纷纷侧目,一直侯在殿外的宫人也赶了进来。
太后经文念到一半被打断,捏着佛珠,睁眼以目示意身边的老嬷嬷。
老嬷嬷具体传达了什么话容淖没听清楚,左不过是太后感她以病躯奉神佛为国祈福,心意虔诚,特允她早些退下歇息之类的。
容淖只觉头晕目眩,等她缓过神来,人已躺在旧宫内殿万字炕上歇着了。
八公主正软在圈椅上,捧着茶任由两个宫人按揉膝盖,余光瞟见容淖醒来,连忙跑近扶容淖半坐起来,高兴中又不无担忧。
“六姐姐你终于醒了,大殿那边皇阿玛听说你病倒,已派梁公公领太医院判前来问诊过了,幸好你只是体弱疲累,别无大碍。此番大祭过后,你可要多休养着了。”
容淖听见‘太医诊脉’几个字,掩在锦被下的手猛地攥成一团。
紧接着想起自己晕过去前服了药,太医单从脉象应该看不出什么破绽,立时又松开了。
她靠在软蓬蓬的大迎枕上,口中朝八公主说着致谢,目光却越过八公主,落在掀帘进入内间的梁九功身上。
梁九功快走几步近床边来,神色如常打千儿行礼,含笑关切容淖一番后,转头对八公主笑道。
“皇上心系六公主康健,只是前边儿祭祀仪式走不开,特地嘱咐奴才今日在此看照。八公主也劳累一日了,不如早些回去更衣,今夜凤凰楼御宴,误了时辰可不好。”
八公主望着虚弱的容淖,迟疑不定。
“去吧,宴后放河灯,你不是惦记一天了。”容淖缓慢道,“今夜我不去赴宴,你帮我把预备好的河灯一起放了吧,祈愿亲友康健,万事顺遂。”
“好吧。”八公主这才点头,“那六姐姐你先歇着,我明日再来看你。”
八公主带着她的宫人离开,内室顿时空落下来,只剩容淖与梁九功二人。
容淖环顾四周,不知为何,自她醒来,竟一直没见到咋咋乎乎的嘠珞。
容淖心中浮起异样,与梁九功对视,蹙眉道,“公公如此急切支走八公主,意下何为?还有,嘠珞何在?”
“伺候不好主子的混账奴才,自然是拖去了她该去的地方。若非上了些手段,哪里能勘破她包藏祸心。”梁九功早收了笑,恨铁不成钢道,“公主近来病情反复全怪她瞒哄请脉太医,知情不报。如此恶奴,公主少替她操心罢!”
容淖闻言,扯起唇角,“公公,你我相识多年,有话直问便是,别诈我了。”
梁九功微怔,“公主如此信任嘠珞?”
“这些年我身边统共没几个人,自是信的,包括您。”容淖不疾不徐道,“我信您不会贸然动她的。”
“上次在湖心亭边上碰见,您便遮遮掩掩探问我,想必你那时便已察觉出什么了吧,只是被小太监打断了。后头整日都在辛劳赶路,您一直在御前仔细伺候着,腾不出手细查。今日正好趁我昏迷,就寻隙套了嘠珞的话。”
“我猜,定是嘠珞那呆头鹅怕是后知后觉咂摸出古怪了,您怕她事先给我通气,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人私下看住了,还能顺势诈我一诈。”
容淖一口气说了这一大番话,明显气短,高高低低的咳嗽起来。梁九功忙端了杯清水给她,容淖接过,单薄的中衣袖口往上卷起几分。
梁九功下意识投以目光,这次倒是没发现针灸后的红点,只有青玉镂空麻花镯与玉臂相映,煞是好看。
但是,根据从嘠珞口中套来的各种细枝末节,他心中早有定论。
“罢了公主,你这聪明劲儿莫往奴才身上使了,奴才只想得你一句实话……你厌食成疾,需以银针刺手厥阴心包经穴来降逆止呕,究竟是何时起的?”
容淖右手搭在左臂上,按着因长期私自针灸酸胀不已的胳膊,坦然回道,“此事,我以为您是最清楚的。”
“果然是那百消丸闹出的毛病。那等用数不清腌臜物做引子制成的药丸,比以往那些偏方还要恶心数十倍,连我这个奴才闻着都干呕,难以吞咽。可皇上却笃信那乡野大夫,硬让公主在乾清宫连服整月。否则,何至……”
梁九功久在御前,难得失态。可后面的话越发逾矩,理智逼着他住了嘴。
此刻,他褪去一身宫廷染就的圆滑世故,仿若一位普通长者,疼惜小辈多舛,“百消丸是公主及笄第二日开始服用的,据如今已过了整整三个月,公主为何不说,偏一个人生扛着?”
梁九功最初给年幼的容淖当‘药人’那几年,小小孩童长居深宫,又日日服用各色奇怪的‘药引’,孤单的认为所有生灵都是玩伴,懵懂不明惧恶。
他是见过容淖兴致勃勃抓出那些黢黑丑陋的臭虫,学着民间大夫的样子,准备开方制药让他也试一试。
后来大概是他的反感恐惧太过明显,容淖兴致缺缺,便不了了之了。
但那剂秘方上的药引子,那些个恶心玩意儿,他是十来年了也忘不掉。
“有什么好言语的,结果多半是再换一剂稀奇古怪的偏方。”
容淖盯着梁九功神情难看的脸,平静道,“您清楚的,我幼时从种痘所出来后,大病一场,好药好汤吊了半年命,终不见起色,连太医院判都拐弯抹角劝阿玛给我打小金棺材了。后来,幸得阿玛不弃,遍寻民间,得了几剂偏方续命。”
容淖重病那会儿,正值宫内皇嗣们种痘成功,人痘术得以推行天下,为皇帝揽尽民心,安抚万民。
人痘术脱胎于民间秘方,后来主研改进种痘术的也是民间大夫,最初还被世人认为邪门歪道,幸亏最后结果尽如人意。
如此情形之下,皇帝对民间方剂不说十分信赖,至少也信个五六分。
种痘所之事后,皇帝早已对容淖未来有了谋算,自然舍不得她就此夭折。
于是,在皇帝的默许下,正统杏林与邪门歪道悄悄在她身上试验个遍。后来,也分不清究竟起效的是正家还是杂门,让她侥幸多存命十余载。
但如此长年累月无法节制用药,终究不是办法。
体内药毒早已累至命关,病弱不堪。
早几年,皇帝其实已在民间秘寻到了百消丹的方子,据说能解她身上药毒。
只是彼时她尚且年幼,又实在体弱,恐受不住。便定在了她及笄之后,再循序渐进解毒。
容淖说的都是坦坦白白的实话,可就是实话,才最刺人心。
饶是活络如梁九功,一时间也无法道出安慰言语,只能干巴巴道,“方才公主晕倒,太医院判诊脉后道,公主体内药毒已消解掉半数,只是体弱气虚。等来年公主身子养得健壮些,便可再次用药。最多再有五年时间,必得康健。”
梁九功继续道,“左右事已至此,公主再是厌食也多少吃一些,把身体养起来,方不辜负往前这十一年受的苦。至于公主一直心心念念当年种痘所那事,另行计较吧,当下保重身子才是最紧要的。”
容淖不置可否,只玩笑一般,略撩起袖口,露出小半截白净无暇的左臂晃了晃。腕上青玉麻花镯的三股镂空玉环交击,很是清脆悦耳。
反正梁九功是内宦,也不必太多讲究。要知道,许多宫妃洗澡都是由太监伺候着的。
“从来只听闻饥馑饿殍浮百里,公公何曾见过玉盘珍馐愁死人的。我自己开了方子,在治着呢。你瞧,我近来已不必施针降逆解吐,此事你也不必禀告给我阿玛了。”
梁九功见容淖避而不谈种痘所旧事,反倒令扯话题,知道她是耿耿于怀往事,不可能轻易放弃,不由叹息提点道。
“当初在畅春园清溪书屋外,多亏五公主替公主你挡过一劫,皇上才没有发作你乱翻种痘所旧账的事。这两日皇上心中压着火,昨儿下晌还因小太监奉的冰碗外壁浮了水渍,好一通发作。公主你还是安生些罢,免得祸殃池鱼。”
容淖问,“皇上为何恼火?”
“还能因为什么。”梁九功朝容淖腕上镯子撇眼风。
容淖摸摸那青玉镂空麻花镯,领悟其意,“又是太子?”
她这镯子本是已故元后爱物,皇帝封存为念多年,是准备赠给五公主做生辰礼的。后来太子听闻此事,硬是抢先一步,把镯子从皇帝私库拿出来,赠给了容淖。
太子乃元后唯一在世嫡子,他处置自己亲娘的遗物,皇帝也不好多说什么。
此事,倒不是高高在上的太子殿下有多疼容淖这个六妹,多半还是太子因四阿哥迁怒五公主。
四阿哥为德妃所出,彼时德妃位卑,儿子只得养在孝懿皇后佟佳氏膝下。后孝懿皇后崩逝,德妃位份也够自己养孩子了。可德妃与四阿哥母子关系生疏,并未答应把四阿哥接回去,只是一心一意疼自幼养在自己身边的几个孩子。
概因德妃态度冷淡,德妃所出其余子女待四阿哥也属平常,全然不见一母同胞的亲昵。
同是亲生骨肉,待遇差距如此悬殊。
四阿哥常年跟在太子身边做事,与太子尚算兄友弟恭。
他秉性内敛少语,从不曾对生母言过怨怼,反倒太子很为四阿哥抱不平,自然不愿意把自己亲娘的爱物赠给德妃女儿。
这青玉镂空麻花镯,太子更愿意给容淖。她常年出入乾清宫,好歹算是太子看着长大的,香火情还是有的。
梁九功见容淖领会到了他未尽之意,含糊道,“公主心中有数便好。”
容淖见梁九功遮掩回避,很是慎重,不由奇道。
“你何至如此神情,太子又犯什么错了?难道情形比他去岁酒后鞭笞蒙古王公还要离谱?”
容淖说罢,不等梁九功作答,自己先轻哂否认了。
“此次御驾北巡,太子虽奉命留守京师,坐镇监国。但按照惯例,朝中大事皆由快马呈至皇上御批,太子只需与朝臣按部就班处置一些寻常奏章。而且,皇上还留了七、八、九、十几位阿哥在京,名为辅佐太子,实为节制。如此面面俱到,太子还能惹出什么祸?”
太子行二,乃元后所出嫡子,幼封东宫,是本朝建国至今第一位正经册封的储君。皇帝亲自抚育,爱重斐然。
彼时皇帝待年幼丧母的小太子比眼珠子还要贵重。
因有关皇太子一切恩赏封赐并无定制,所以皇帝恨不得把天下顶尖之物全部赠予爱子,不吝珍宝,不吝权柄,太子吃用待遇一度赶超皇帝,同辈兄弟姊妹更是无人能夺其半分风光。
直到近些年,序齿靠前的皇子们业已长成,各自受封参与国政,分拨佐领,各有从属之人。
诸皇子受封本就意味着削弱太子。同时,实打实到手的权利也滋长了龙子凤孙们的野心,诸皇子与太子的矛盾日益加剧。
抛开那些暗地里藏了登顶心思的皇子不论,眼下风头正劲,明面上与太子别苗头,致力于打击太子及太子党羽的,非大阿哥莫属。
大阿哥乃皇长子,母家显赫,又有军功傍身,确是太子劲敌。
况且,皇上近些年也有意抬举大阿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他与太子斗。
说到底,不过是天家骨肉,子壮父疑。
太子幼沐君恩,年岁日长,权柄愈盛,早已不是昔年毫无威胁力的孩童,而是距皇位最近之人。
而皇帝正值壮年,年富力强,皇位还没坐够,自然不肯继续放纵东宫压过乾清宫。
哪怕,他曾对太子爱逾性命。
此次,皇上既命太子留守帝都,坐镇监国。又留下八阿哥几个辅佐,明摆的是玩了一手制衡。
八阿哥生母低微,自幼承大阿哥之母惠妃养育,向来是跟在大阿哥手底下办事的。
按常理推测,八阿哥等人留京,首要任务便是防太子在皇帝北巡期间妄为揽权。
太子明知皇帝之意,更清楚八阿哥等人正瞪大眼盼着揪他把柄。饶是太子秉性再桀骜不驯,也不可能蠢到在此时生事。
已知信息太少,容淖根本串不起来,稀里糊涂的。
念及那位眼高于顶的太子爷虽对她并不亲厚,但也从无薄待,甚至隐隐是姐妹们里头一份。她难免多问一句,“太子可上了请罪折子?”
既然梁九功说皇帝这两日恼火与太子攸关,那八成是京城奏报传来了不利太子的条陈。
太子若接连京城奏报上请罪折子,那便证明太子已然知晓自己惹怒皇帝的因由,定会设法消弭。
若太子的请罪折子迟迟未到,那八成是暗地里被人捅了刀子,皇帝动怒的消息尚未传回京城。
行军打仗最忌军情闭塞,动辄军机延误葬送万千性命。这夺嫡之争若通达不畅,自也少不了吃闷亏。
“奴才暂且不好多嘴。”梁九功毕竟是御前的人,出于疼惜多提点容淖两句,却深知什么该说不该说,遂搪塞掉了容淖的试探,“若此事能见光,自会传到公主耳朵里的。”
话已至此,多问无益。
梁九功亲自伺候容淖用过粥药,这才回去复命。
他前脚离开,嘠珞后脚也跑了进来,‘啪嗒’一声跪倒在容淖面前,眼泪决堤,“公主……”
“不许哭!”容淖一脸正色打断,“先起来,我有话问你。”
“公主是要问梁公公如何知晓你吃不下东西的事吗?”嘠珞一抹眼泪,竹筒倒豆子般,话密得容淖根本插不进去。
“下午梁公公带着御医来为公主诊治后,见奴才昨日放在炕边的针线篓子里,放着公主改了一半的裙腰,便套奴才的话,问今夏新做的裙裳为何要改小,可是公主近来消瘦许多。
之后他又拐弯抹角问起公主饮食,上次在湖心亭边上他也私下问过奴才这个问题。奴才愚钝,这才反应过来。”
“公主您惩处奴才吧,奴才真是缺心眼儿。你平时上着妆,旁人觉得您气色尚可,也不卧病修养了,身子确实康健许多便罢了。可奴才是近身伺候你的,日日跟在你身边,却疏忽至此,竟不如梁公公匆匆几面。”
嘠珞皱巴起脸,哭成一颗水淋淋的泡菜,抽噎细数起来。
“明明从宫里出来前,你新做的裙裳便宽松了,奴才还真当是绣娘弄错了尺寸;还有,你口味也日渐寡淡,不再动奴才背着芳佃姑姑偷偷给您布的菜;还有,你曾一反常态偷偷啃明德堂前那棵树上的酸梨子,你自小便最讨厌吃梨;还有,你私下自己制的药。如此种种,还有……”
容淖被一叠声的念叨得头疼,终于趁着嘠珞哽咽间硬插进了话,“还有什么还有,就此打住!此事我蓄意瞒你,正是怕你哭天抹地。况且,你是清楚的,我早已自己炮制了药,并未耽误什么。”
“再者说,梁九功不仅满身心眼儿比刺猬刺还密,还与我相熟,知悉往事。若你这呆头鹅能轻易修炼出他的功力,他怕是转头便得扯根头发丝吊死。”
“呜呜呜奴才还是心里难受……”
容淖扶额,决定忽视嘠珞的眼泪,自顾问起正事,“今日我突然晕倒招来梁公公这个意外,可曾耽误我吩咐你做的事?”
“公主是说孙九全扎的十二盏河灯?”嘠珞瓮声瓮气回道,“公主安心,奴才在被梁公公私押起来之前,已按照你的吩咐,往每盏灯上不显眼处淡描纹路,组合起来正是一个手执莲蓬的摩睺罗娃娃。”
容淖自打决定以春贵人为引,探出十一年前种痘所旧事后,便秘密给正关押在畅春园养胎的王贵人去了一封信,以庇护她随御驾北巡的两个年幼儿子免遭春贵人暗害为交换,问出了春贵人身上曾经的雕青文彩图样。
当初王贵人与春贵人斗法,言及春贵人既已入宫,身上却留着文彩显然时旧情难忘。逼得春贵人为证清白,当场解衣,亲手削去玉臂内侧的雕青文彩,很是烈性。
王贵人亲眼目睹了血肉横飞之景,自是‘记忆犹新’。
她给容淖的回信里,手执莲蓬的摩睺罗娃娃图样描得十分精细。
容淖抿了口温水润嗓子,这才接着对嘠珞道,“河灯我已拜托八公主放了。当时孙九全被驱逐前,我为了留下他,请命让他扎河灯这事儿不少人知晓,春贵人定也是清楚。今夜放灯祈福,她定会对那些河灯多留意几分。”
“以她待孙九全之心,发现摩睺罗后八成是坐不住的,极有可能故意闹事,以求被皇上厌弃,驱逐去行宫与孙九全作伴。你盯紧一些,一旦发现她有对十五十六兄弟两下手的迹象,便立刻回禀于我。”
十五与十六两位阿哥便是王贵人的儿子,正值七八岁淘气的年纪,这北巡路上,他们既无亲娘细心看护,皇帝忙着操心太子无暇分神,只能任由他们野去。
春贵人能下手生事的范围,无外乎后妃与皇嗣们。
偏生此次随驾北巡的娘娘们要么是宫中老人,思虑周全,春贵人若想贸然钻她们的空子,属实艰难。
倒是有几位年轻妃嫔,可她们人微言轻,远不如春贵人受宠。若是招惹她们,除非闹出人命,否则皇帝定会偏帮春贵人。
可若真害是戕害了妃嫔性命,那春贵人怕是也没命活着去见孙九全了。
各方权衡,十五十六这对小兄弟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他们既好下手,身份又足够贵重,皇帝绝不会徇私。
再说,春贵人先前与王贵人交恶,她若寻北巡之机与王贵人的儿子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简直合情合理。
只要春贵人懂得拿捏分寸,不真切伤害到十五十六,又能及时去找皇帝自首,八成是罪不至死的,没准儿还这能称她心意,被送去盛京边上的行宫自省。
不过,在容淖看来,稚童本就无辜,把他们卷进来已是违心之举,不能把他们的安危真的寄托于春贵人究竟有几分‘理智’上。是以,特地嘱咐嘠珞盯紧。
“公主,我们逼春贵人这一把当真有用吗?万一这摩睺罗并非她与孙九全之间的秘密,而是为小张大人所纹,你所有安排岂非白费?”
嘠珞慢慢平静下来,蹙眉紧张道,“而且,就算公主算无遗策,一切都按着计划在走,那奴才也十分担心。后续咱们依计行事,截断春贵人算计两位小阿哥之路,引她转向来扑公主。以她对公主你的新仇旧恨,奴才真怕届时引火焚身。”
容淖揉揉眉心,耐着不适解释道,“她嫁给小张大人的日子浅,又是心中另有所属的。依她的性情,怎肯为小张大人纹个摩睺罗在身上。”
相传佛祖有一子名摩睺罗,自唐朝起,民间便把其塑成娃娃模样,每逢七夕,在妇女之间广受欢迎,据说宜子。
同样,早在宋朝之时,雕青文彩风靡,早有人把摩睺罗纹在身上,皆是有记录可查证的。
上次春贵人邀容淖帐中叙话,春贵人有条不紊弄出了与本朝茶汤大相径庭的宋朝‘点茶’。而且,据容淖观察,春贵人还会宋朝茶道中的绝活儿——‘听声辨水’。
在宋时的茶艺中,烧水一步至关重要。因为讲究些的宋人点茶弃用铁器,都用特制的瓷瓶烧水,称为‘砂瓶’。
‘砂瓶’耐热,可直接架于炭火上烤。因瓶壁不透明,无法分辨水沸,只能听声。
见微知著,由点茶而观摩睺罗,春贵人显然不止精于茶艺一道,而是对宋时底蕴也是推崇的。
《宋史.志.卷二十六》曾记载——七夕设摩睺罗。
七夕,男女成欢的好日子。摩睺罗,同是个好意象。
嘠珞提起读书便头疼,听容淖讲起摩睺罗的过往头头是道,下意识点头了,“那奴才先去瞧瞧春贵人那边可有异动,公主您先歇着,过会儿小宫女会送米油汤进来,那东西口味淡,又十分补人,你多少用一些。”
“去吧。”容淖阖目窝在软枕中,“对了,为何不见芳佃姑姑,我把舞剑的都找好了,可不能少了她这个沛公。”
“今天这个日子公主倒在了佛殿,姑姑心中难安,听太医说公主并无大碍后,便自己去小佛堂为公主奉经祈福了。”
嘠珞应道,“再说,再过几个时辰便是月中了,按照姑姑在宫里陪通贵人养成的习惯,今夜该在佛堂彻夜熬灯念经,为两位早夭的小阿哥祈福。不过,姑姑记挂公主,今夜应该会在下钥之前回来。”
嘠珞越说声音越低,因为容淖不知何时已歪头睡了过去。
她替容淖掖好被角,蹑手蹑脚出去。
容淖觉得自己做了个格外漫长的梦。
她梦见自己独自提灯,踏出院中老梨树的阴影,一步一步走完东偏殿的明德堂的青砖,然后跨进承乾宫正殿。
那是从前孝懿皇后住的地方,她也住过,在很小的时候。
廊下还滚着她喜欢玩的藤球,她记得上面的丝带是孝懿皇后亲手帮她系的。
容淖从未对人说过,她其实还记得孝懿皇后,那个用一生诠释‘静默’二字的女人,满身见之忘俗的幽兰气蕴。
她所有外露的棱角,都用在如何更好护佑稚儿上了。容淖有关她的记忆片段不多,但无论哭笑,总是安心的。
所以,容淖从不相信,她会借种痘一事残害皇嗣。
可她死了,顶着不算干净的名声,只当了一天皇后。
她本来,早该封后的。
摒弃所有无望静默,正大光明站在她心心念念的表兄身旁,受万民敬仰。而非七夕夜缠绵病榻,苦撑三日,临终前只得一封封后黄绢,黄泉路上聊表安慰。
十一载不入承乾宫正殿,是不敢,而非怨恨。
活人需要清明,死人也要。
容淖伸手想要拿起藤球再看一眼,眼前景色却突然摇晃直至模糊。
“出岔子了公主!”嘠珞终于摇醒了容淖,顶着一脸火烧眉毛的焦躁,快速说道,“春贵人好像是要对八公主下手,奴才回来前,见她把八公主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