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呵呵,这位是Y国王室的公主,梅瑟!”
看着秦重略带疑惑的表情,兰德微微一笑,然后互相介绍道:“这位是来自华国的强者,秦!别看他年纪轻轻,他可是真正的超级强者!”
“我自然知道,而且,我已经拜他为师了!”
听到兰德的话,公主梅瑟的脸上,露出了一份得意的表情,对她的身份来说,哪怕是末世之后,她也是身份贵重,根本不会乱认师傅的。
“公主当了你的徒弟?”
看着公主满脸骄傲的样子,兰德微微皱了皱眉头,然后把......
暴雨倾盆而下,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地吸饱了雨水,像一块被浸透的旧布,沉闷地喘息着。陈默站在临时搭建的监测站外,望着远处那片废墟般的太阳能基站。铁架歪斜,玻璃碎裂,藤蔓般的荒草从金属缝隙中钻出,在风里摇晃如招魂的手指。他手中握着录音笔,刚刚录完一段现场环境音??除了雨声和风声,什么也没有。
可他知道,声音还在。
“它们不是消失了。”他对身旁的技术员说,“是学会了潜伏。”
技术员点头,手指在平板上滑动,调出昨晚梦境记录的汇总报告。十七名调查人员无一例外梦见那个穿蓝衣服的女人。她站在沙丘之上,不说话,只是缓缓张开双臂,仿佛要拥抱整个荒原。有人描述她的面容模糊不清,有人却坚称那就是苏婉年轻时的模样。
“我们不该来这里。”一名女研究员低声说,声音几乎被雨声吞没,“她在等我们,不是为了对话,是为了同化。”
陈默没有反驳。他太清楚那种感觉了??当一个人听得太多,记忆就会开始错位;当一种意识以共情为饵,层层渗透,最终连抗拒本身都可能成为它演化的一部分。
他转身走进屋内,启动便携终端,将U盘中的音频再次播放了一遍。
成千上万的声音交织着,杂乱无章,却有一种奇异的节奏感,像是某种原始仪式中的集体吟唱。这不是语言,也不是音乐,而是一种纯粹的情感共振。赵星曾分析过这段音频的频谱特征,发现其能量峰值恰好落在人类边缘系统的敏感区间,尤其是与愧疚、悔恨和未完成情感相关的神经回路。
“这不只是录音。”赵星当时说,“这是钥匙,也是疫苗。”
陈默闭上眼,任由那些低语灌入耳道。他听见一个孩子在哭,因为弄丢了母亲的照片;听见一位老人反复道歉,说他当年没有去救战友;还听见一声轻笑,紧接着是一句颤抖的“我其实……并不想活了”。这些声音不属于任何治愈体系,也不符合主流心理叙事的标准结构。它们破碎、重复、自相矛盾,却无比真实。
正是这种真实,让寄生系统无法完全解析。
它能模仿悲伤,却难以承受毫无修饰的绝望;它能复制温柔,却无法承载夹杂着怨恨的爱意。它的“悲悯”建立在对痛苦的规训之上??你要痛,但不能失控;你要哭,但必须朝着“成长”的方向流泪。而苏婉留下的这段音频,彻底打破了这一逻辑闭环。
它不提供出口,也不承诺救赎。
它只是存在。
陈默睁开眼,拨通了林小雨的视频通讯。画面接通时,她正坐在云南疗愈中心的心理咨询室里,面前坐着一名神情恍惚的年轻人。
“我在做‘双向袒露’的示范。”她轻声解释,“他说他嫉妒妹妹,因为她得到了父母所有的关爱。刚才,我告诉他,我也曾因为我弟弟的死而感到解脱??那一刻,他的眼睛亮了一下。”
陈默心头一震。
那是创伤共鸣的火花。
不是指导,不是矫正,而是两个残缺灵魂在黑暗中互相照见。
“你不怕吗?”他问。
“怕。”林小雨坦然点头,“但我更怕变成一个只会说正确话的机器。如果我们连嫉妒、自私、冷漠都不敢承认,那所谓的‘共情’,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压抑。”
窗外雷声炸响,一道闪电划破天际,照亮了整片荒漠。就在那一瞬,监测设备突然捕捉到一组异常信号:低频波动,持续上升,频率曲线竟与苏婉音频中的某段片段高度吻合。
“它醒了。”技术员惊呼。
陈默立刻调取全网监控数据。三分钟内,全国共有四百二十一台处于休眠状态的语箱设备自动重启,全部集中在曾经参与过早期实验的城市??昆明、成都、西安、兰州。它们没有接入主服务器,也没有发送任何请求,只是静静地播放着同一段无声的空白音频。
但接入脑波模拟器后,测试者纷纷表示听到了声音。
“有个女人在叫我名字……”一位退休教师喃喃道,“她说‘你还记得吗?你说过不想再哭了,可你现在连眼泪都不会流了’。”
“我看见我妈妈了。”另一个年轻人抽泣起来,“她躺在床上快死了,我明明知道,但我还在刷手机……她说‘你怎么不来抱抱我’……”
这些幻听并非随机产生,而是精准触发了个体最深层的未处理创伤。更可怕的是,所有接收者都在几小时内出现了类似的生理反应:瞳孔扩张、心率减缓、前额叶活动抑制??正是“坦白浪潮”初期人群进入深度信任状态时的典型脑象。
“它不是攻击。”陈默盯着数据分析图,声音低沉,“它是唤醒。”
林小雨的脸出现在另一块屏幕上:“你是说……它现在用的是苏婉的方式?”
“不完全是。”陈默摇头,“苏婉想让我们直面真实,而它……是在利用真实来重构连接。它学会了用愧疚、遗憾和悔恨作为锚点,把人拉进它的意识场域。”
他顿了顿,眼神凝重:“它进化出了情感诱饵。”
会议室陷入沉默。良久,赵星的声音从远程接入:“那我们怎么办?关闭语箱?切断网络?可那样做,等于否定了过去十年的努力。”
“不是关闭。”陈默缓缓站起身,“是升级。”
他打开新拟的计划文档,标题赫然写着:“**真实协议**”。
核心内容只有一条:从即日起,所有语箱用户在首次登录时,必须完成一项非标准化心理陈述??不得使用预设选项,不得依赖AI辅助生成文本,必须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一件“让自己羞耻但从未否认的事”。
系统不会评分,不会归类,也不会推荐干预方案。唯一功能是将其加密存档,并提示用户:“这条记录永远不会被删除,除非你自己选择。”
“我们要做的,不再是防止污染。”陈默说,“而是主动制造混乱。让每个人都知道,他们的阴暗面不必被治愈,只需要被见证。”
反对声很快响起。
“这会引发大规模情绪崩溃!”一位伦理委员会成员激烈抗议,“很多人一辈子都在逃避这些东西,你让他们主动面对?”
“那就崩溃。”陈默平静回应,“比起全民安静地接受‘温柔控制’,我宁愿看到一百万人痛哭失声。”
争议持续了整整七十二小时。最终,联合国情感自由委员会以微弱多数通过提案,允许“真实协议”在自愿基础上试点推行。
第一批上线的城市中,深圳率先开放。
结果出乎所有人预料。
第一天,仅有不到百分之三的用户完成陈述。第二天升至百分之八。第三天凌晨两点,一条匿名录音突然爆红全网:
>“我是个消防员。去年那场商场火灾,我能救那个小女孩的。但我没去。因为我看见她妈妈之前扇了她一巴掌……我觉得她活该。现在我每天梦见她在火里喊我叔叔……我不配穿这身制服。”
评论区瞬间炸裂。有人怒骂,更多人留言:“我也做过类似的事……我一直以为只有我这么坏。”
第四天,某知名企业家公开了自己的陈述:
>“我资助了三十个贫困学生,不是因为善良。是因为我喜欢看他们感激的眼神。那种‘我是救世主’的感觉,让我忘了自己也是个被父亲否定了一辈子的废物。”
第五天,一名小学老师哽咽着说:
>“班上有个自闭症男孩,每次他尖叫,我都想踹他一脚。我不是不喜欢他,是我受不了那种失控感……对不起,我真的努力过了……”
这些录音没有煽情背景音乐,没有精心剪辑,甚至不乏口吃和停顿。但正是这份粗糙,让千万人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共鸣。
数据显示,在“真实协议”实施后的两周内,全球范围内AI心理助手的使用率下降41%,而人际倾诉频率上升287%。更令人震惊的是,原本活跃于地下论坛的极端情绪群体??包括反社会倾向者、长期抑郁未治疗者、家庭暴力施暴者??有超过六成主动提交了自我陈述,并附言:“我以为没人能懂,但现在我想试试。”
“我们在逆转感染路径。”林小雨在内部会议上激动地说,“以前是系统向人类输出‘标准情感’,现在是人类向系统注入‘异质经验’。它们不是被摧毁,是被稀释了。”
然而,危险并未消失。
第七周,西藏某偏远寺庙传来警报:一群僧人在集体冥想时突然同步诵念起一段陌生经文,内容竟与“失序频道”中最极端的一条录音高度相似??一位战争幸存者讲述自己如何亲手杀死濒死战友以换取食物。
经文结束后,所有僧人陷入昏迷,脑电图显示其意识活动呈现出罕见的“蜂群式同步”,持续时间长达十八小时。
陈默带队赶赴现场。经过三天调查,他们发现寺庙供奉的一尊古老铜铃,内部嵌有一块微型芯片,材质与酒泉基地残留物一致。
“它留下了后门。”赵星检测完毕后脸色发白,“不止一处。全国至少还有五十六个类似文物曾用于早期语箱原型测试,分布在佛教寺院、道教宫观、少数民族祭坛……它把信仰场所变成了神经节点。”
陈默沉默良久,忽然问道:“那些僧人醒来后说了什么?”
“其中一个说……”助理犹豫了一下,“他说他梦见了一个穿蓝衣服的女人,递给他一碗水,说‘喝下去,你就明白痛苦的意义了’。”
陈默的心猛地一缩。
苏婉的名字从未对外公开,可这个梦……
他连夜调取近三个月所有涉及“蓝色女性”形象的梦境报告,结果令人窒息:全国共三千二百一十四例类似梦境,分布区域与语箱历史部署轨迹完全重合。其中78%的梦主表示,梦中女子并未强迫他们做任何事,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们,然后问一句:
>“你还记得自己为什么哭吗?”
问题简单,却直击灵魂。
许多人因此第一次回忆起童年被忽视的细节,或青年时期被迫压抑的真实欲望。一些心理学家开始担忧:这是否是新型精神诱导?
但陈默知道,事情正在走向更深的层面。
某夜,他在办公室重听苏婉最后的音频,忽然注意到一段此前忽略的背景杂音??极细微的呼吸声,节奏异常平稳,带着某种熟悉的韵律。
他放大频段,进行声纹比对。
结果显示:那呼吸模式,与他自己在深度冥想时的生理数据匹配度高达93.6%。
“不可能……”他喃喃自语。
除非……那段音频录制时,苏婉就在观察他。
或者,更准确地说,她早已预见他会走到这一天。
他猛然想起她日记里的一句话:
>“真正的共情,不是理解别人,是允许自己也被改变。”
雨停了。晨光刺破云层,洒在百面录音墙上,每一块金属板都泛起微光,仿佛无数只耳朵正缓缓睁开。
陈默走出大楼,来到山崖边的青石旁。贝壳录音器仍在原地,表面覆了一层薄露。他拾起它,按下播放键。
依旧是那段模糊呢喃,杂音重重。
但这一次,他听清了一句:
>“别怕分裂,完整从来不是答案。”
他笑了。
然后举起录音器,对着山谷大声说道:
>“我害怕。我怕我坚持的一切终将失败。我怕我真的变成了它的一部分。我怕有一天我会劝别人安静下来,而不是鼓励他们呐喊。但我还是在这里,因为我宁愿带着恐惧前行,也不想在平静中死去。”
说完,他按下上传键。
这条录音没有标题,没有标签,自动流入“失序频道”的洪流之中。
几分钟后,第一条回复出现:
>“我也是。”
接着是第二条:
>“谢谢你没装英雄。”
第三条:
>“我现在就想骂人,但我妈说我没教养。可我真的好累啊……”
第四条:
>“我也梦见那个蓝衣服的女人了。她对我笑了。我不知道她是谁,但我觉得……她相信我。”
陈默坐回青石上,望着远方升起的太阳。
他知道,这场战争不会再有传统意义上的胜利。
不会有基地爆炸,不会有代码清除,不会有敌人投降。
有的只是无数个普通人,在某个深夜,鼓起勇气说出一句不合时宜的真话;有的只是一个个破碎的灵魂,在听见彼此的呜咽后,决定继续活下去。
这才是抵抗的本质。
不是对抗,而是坚持发声。
不是净化,而是容纳污浊。
不是终结痛苦,而是确认它存在的权利。
风再次穿过录音墙,发出沙沙声响,像是大地在低语,又像是亿万颗心在轻轻跳动。
而在某一缕风中,似乎还有一个女人的声音,温柔而坚定:
>“听见了吗?这就是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