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批羊绒保暖衣十分受欢迎,刚售出去的第一日便全部售完,并且负责售卖这些羊绒保暖衣的负责人再次向鲜卑族订购了大量的羊毛羊绒。
其实在第一版民间报纸发行后许多商号早便盯上了这些衣物,谁都想趁着此次机会捞上一笔。
怎么说呢?毕竟这可是皇上穿过都说好的衣裳,过不久还会普及到整个大周。
而往往最先穿上这些羊绒保暖衣的人总会受到所有人的羡慕嫉妒,因此京城的一些勋贵世家定然是舍得花费重金去购买这么一件保暖衣的。
特别是勋贵子弟,为了讨好自家的祖父祖母也得特意买上一两件来表达自己的孝心,希望他们能够穿得暖暖和和,然后健健康康地度过即将来临的寒冬。
另外,采购回来的奶酪制品也在京城的达官贵人们之间大火了一把。
因为奶酪制品一直是贡品,就是一些世家权贵也不一定能够享用得上,但如今大周从西域采购回来的大量奶酪制品让从前吃不起的权贵们纷纷掏钱尝了新鲜。
并且据说奶酪在匈奴人眼中也是极其珍贵的食物,十分滋补,没想到汉族人也能有机会品尝一番。
圣上可是说了,日后会想办法让大周的老百姓均有机会尝到,圣上有底气说这样的话就说明了咱们国富力强,就连匈奴的珍贵食物在我们汉族人这里也不算什么。
大周用一点糖盐与茶砖就能换取匈奴宝贵的奶酪,这笔买卖委实不亏!
盐这类物品对于游牧民族而言尤其重要,他们平日里只能依靠动物血液来补足身体所需的盐分。倘若想要盐,就得用大量的珍贵物资来换取,并且只能换取非常少量的盐。
随着西域一批批的物资不断被运送到大周,永旭帝金口玉言,果然按照民间报纸上刊登的惠民政策首先将制好的衣物由士兵们送往边关,另一部分分配到各省市州,实行各级官员层层监督制度,确保将羊绒保暖衣送到需要的人手上。
当官员们收到永旭帝的命令时顿时觉得这个监督制度有点莫名的熟悉感。
一些曾经在大殿上听过季泽殿试策问的官员,才猛然想起这貌似是状元郎当初写的那篇文章当中的一部分内容!?
这种监督不是由都察院对各级官吏进行监察,都察院士纠察内外百官之司,监察御史直接受命于皇帝,有独立进行纠举弹劾之权,御史出使受皇帝之命,可兼管地方其他事务。而担任总督和巡抚的官员有“便宜从事”之权,都察院除执行监察权外,还握有对重大案件的司法审判权,在战时监军,并随军出征。
正因都察院组织独立,自成系统,因此,监官本身因贪赃,徇私枉法而获罪者也不在少数,所以说这种制度有利也有弊。
而季泽所提出的是囊括所有官员与官员之间,六部百司之间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监督体制。更包括同级对同级,下级对上级,凡有政事背谬及王公贵族贪污不清,大臣无礼肆行者,直言不讳,若知情不报者,以误国罪论!
每一名官员皆乃天子耳目,岁时考核,奖惩制度完善,并实行重奖重罚,以轻制重,惩罚分明,甚至品级低的官员可取而代之品级高的官员,由此组成一个严密的监察网。
六部百司监督制度每一条都罗列出来,十分清晰,漏洞难寻。
并且这种新的监督制度不仅仅作用于此,按照永旭帝的意思,是打算长久试用下去。
永旭帝的这番大动作,让整个朝堂都极为震动,并且让大部分大臣都难以接受!
他们终于明白,皇上他是要动真格的了,而季泽就是他手里的那把利刃。
此刻,金銮大殿。
御前太监宣读完圣旨退到一旁,整个大殿内部鸦雀无声,大臣们跪在玉石地板上沉默不语,有的闭着眼睛,有的看着地面或者衣袍。
永旭帝早料到这些大臣会有如此反应,他也不气,轻飘飘地问道:“诸位爱卿可还有异议?”
他不是来跟这些人商议的,只是通知他们一声。
“臣等无异议。”殿下的大臣们齐声回答道。
永旭帝见他们无话可说便道:“众爱卿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吧。”
黄首辅偏头看了眼俯首帖耳,表现得毕恭毕敬的工部尚书文岳辛,结果对方一个眼神都没有给他,气得他胸口一闷,算了算了这老东西一点用都没有,不就是前不久被皇上传过去骂了一顿嘛,竟然怂成这样。
黄忠言眼观一旁的叶成,同样是一点动作也无,不由得心中暗骂,此人委实可恨,居然这般沉得住气!
他就不信了,没有人敢站出来提反对意见,他从鼻翼里冷哼出一声,这次休想让他来做这个出头之人。
上回送至燕城赈灾的银两,叶成可不是一点都未曾沾过手,还有那几位……
瞧皇上这样子,此次必定是下了决心要好好整治一番,站在这里的人可没有任何一个是无辜的。
“皇上,臣有本奏!”
永旭帝正等人宣布退朝,突然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出现在大殿内。
待看清说话的人,他眉头便是一皱,无他,他最烦的老头就是下面那位,因此永旭帝出言道:“曾爱卿有何事启奏?”
曾致远为东阁大学士,是先帝在任时比较信任的人之一,也是如今的礼部尚书,为人最是遵循旧礼。
永旭帝本来还以为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没有人反对季泽提出的新举措,毕竟这对某些人而言乃是致命的打击,没想到还有一个曾致远在这里等着他。
此刻,曾尚书严肃着一张布满褶皱的老脸,满是不赞同地道:“皇上,此事万万不可啊!”
永旭帝听到这句话,额头就开始突突的跳,但想到此人虽是过于守旧顽固了些,也没其他方面的大问题,便忍了忍道:“曾大人,你倒是说说此次究竟又是有何不可?”
若不给他说出个理由来,就别怪他让人缝了他的嘴,那满嘴的仁义道德,遵循礼教实在听得人厌烦!
曾致远苦口婆心道:“皇上,您这样做将督察院放在何处?这日后御史们还有何威严可言?”
“又将开创大周的先祖置于何地?”
最后一句,说得掷地有声,大殿内的大臣们忽然连呼吸声都轻了起来。
这位老尚书还真是敢说,啧,也就是他才有这般大的胆子了,谁不知道坐在上首的帝王情绪阴晴不定,一个不合他意是会举起弓箭亲自射杀犯人的。
曾致远真是不要命了吗?
仗着前几次劝诫皇上“勿要滥开杀戒,否则将引得百姓不满”成功的经验,就敢什么都往外说。
他没发现永旭帝越来越黑的脸色,继续道:“更不论我们大周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前不久竟还向一个小小的鲜卑族置换东西,平白让周边小国看了笑话。”
永旭帝气笑了。
他不知道这人脑子是怎么长的,难道是因为曾尚书人老了脑子就不灵活了,该退休了?
也罢,他何必跟一个无脑之人计较。
“曾爱卿,朕先不追究你的大不敬之罪,就问你两个问题。”永旭帝勾起唇,声音淡漠。
曾致远自觉他是本朝元老,皇帝怎么也不会怪罪到他头上,神情自若道:“皇上请讲。”
“你可知你嘴里的笑话,挽救了朕的大周多少黎民百姓?”
“都察院中监官徇私枉法而获罪者又有多少?”他目光所至,底下的官员无一不屏气凝神。
曾致远梗着脖子反驳道:“这……这怎么能混为一谈,都察院的事乃是大事。”
这时候户部尚书袁禹岩站了出来,躬身作揖道:“回皇上,微臣有话要禀。”
永旭帝示意他说,袁禹岩转身对着礼部尚书正色道:“曾大人,本官有几个疑问需要请教你。你说都察院的事是大事,那我们大周百姓的性命就不重要了么?皇上修正督察制度是为这天下百姓,曾大人又是为了什么才觉着是有违祖制,是笑柄?倘若你是其中一员,还会这般想吗?”
“本官奉劝大人一句,莫要站着说话不腰疼,置人命于不顾。”
他声音铿锵顿挫,语气坚定逼人。
曾致远被质问得老脸发红,想说他不是这个意思,又见袁禹岩满是不屑地看着自己,但他又不想妥协,就这么撇过头站着不言语。
袁尚书说完,躬身对永旭帝道:“皇上,微臣认为修正督察制度一事刻不容缓。”
总算有个会说话的人了,永旭帝眉目舒展,转而朝底下都察院的人问道:“袁爱卿所言甚是,那么两位御史大人可有话要说?”
“回皇上,臣等无异议。”两人站得笔直,异口同声回答道。
这两人总归是这次事件的士角,没了他们的意见可不行,但永旭帝早知道他们二人一根筋的个性,连他这个皇帝也敢弹劾,甚至还敢让他给自己下罪己书。因此,一般只要不触及到两人底线,他们就绝对会赞同此事。
一个国家制度的改革往往都会掀起一阵腥风血雨,是成是败谁也不清楚,身为帝王,不是不忐忑,但谁不想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哈哈哈!好!好!”不等下面的官员继续回话,便大笑道:“既如此,那择日便将召令颁布下去吧。至于曾尚书,朕就看在爱卿为大周做过不少贡献的份上,就不给你降罪了,不过朕突然想起爱卿也到了回乡养老的年纪……”
曾致远怎么也没想到,他就一句话便被迫“告老还乡”,直到回到府里才惊觉是被那几个没说话的人当作了出头之鸟。
而以往在朝堂上上窜下跳得最欢的黄首辅几人此次却缄口不言。
作者有话要说:【引】督察制度感谢在2020-09-0220:17:59~2020-11-0223:44:3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山海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我是静静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