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虽然顾墨轩刚刚也这么安慰过江云汐,但是却是不能让皇帝这么想的,因此只是说道,“这也是太子妃想起来,让那些工匠去做,那些工匠才去研究的。”
皇帝就白了他一眼,“知道你想为太子妃请功,不用你请。”
不过,虽然话是这么说,皇帝却也知道顾墨轩的本意,因此叹气说道:
“就算太子妃让这些工匠去做这些,从开始到现在才几个月,他们就已经把暖气和暖炕都做好了,而且那些善堂的孩子的宿舍也是才想起来要建,也就是说那个工匠们从开始到研究到建造,最多不超过一旬。
可是朝中的那么多能人和工匠,就没有人想到这里,但是你如果说他们没有一心为民却也不对,这些人在对于农作物等方面其实还是十分的认真的,也多次改良出了适合耕地的犁和好用的割麦子的镰刀等东西。
这么说来,他们又是在不断的攻坚克难,而且他们攻克的难度比那些工匠们的难度似乎还要高一些。毕竟他们是在前人已经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更高难度的更改,且也十分的实用。
但是,如果说他们做的十分的好,他们却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疏漏。
顾墨轩也不由跟着轻轻叹了一口气,说起来这些人其实也大多数都是很认真的,在努力的尽自己的职责。
但是或许是因为他们的位置不同,因此这些人看中的更多的是粮食、人口,看重的是婚嫁政策、粮食的种子和收割种植的方法以及工具。却很少有人去关注这些百姓的日常生活。
不能说他们这么做就不对,毕竟国家的富强还是要看人口和粮食的,但是如果说他们对,却又似乎是不对。
说到底,其实还是因为这些人他们的侧重点不一样。而且说一句不好听的,如果有人改良了镰刀,或许会在历史上留下一笔,但是有人改良了炕,或许也就在本地能稍微推广。好一点的就是当地的县令向上去报一个嘉奖。
这一次如果不是因为直接是被顾墨轩看到,又禀报给了皇帝,只怕最终也就是个这样的结果。
父子两个都反思了一下,皇帝这才开口道,“看样子,以后这些人也得让他们有一个主攻的方向了,就像太子妃让皇室工厂的那些工匠们有一个各自的研究方向一样,既然有人能盘出来炕,想来也有人能做其他的事情,总不会让这么多的人就只盯着那些耕种的东西吧。”
“术业有专攻,如果大意让他们更改的话,只怕反而会比较麻烦。”顾墨轩还是有些担心的,毕竟皇室工厂的人,并没有什么导向性的问题,他们只需要听从江云汐的吩咐就行。
但是皇室工匠不一样,他们是隶属于朝廷监督的,而且他们本身都是习惯于去研究那些东西了,现在一下子让他们换了一个研究方向,只怕他们本身也不会适应的。
“这些就都交给户部和工部的人来解决吧,让他们慢慢去改变,反正也不着急,急也急不来,只要两年之内能够有成效就行。”
不过,皇帝却也已经有了其他的想法。
“等回头户部和工部的人学完之后,朕让人去给皇室工厂的工匠一个奖励,同时会下令全国各地,如果哪里有什么独特的、有利于民生的东西,都可以上报给朝廷。如果不确定是否是有利于民生,也可以由当地的县令上折子,由户部和公布讨论,每半年再将这些折子收集在一起,重新讨论一次。”
顾墨轩很是赞同的点点头,这一点确实可以,而且从现在开始,等他们确定有好的政策,确实能够让他们自己受到嘉奖,对当地的县令也有益处之后,这些人就会更加的上心于这些事情。
也就不会像之前一样,一心一意只在任期内抓粮食抓人口,最多再修建个水利设施的。
至于说会不会有人因此而将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东西都上折子报上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就好像御史风闻奏事一样,有些御史就是毫无理由的去禀报,但是却不能够禁,因为只要禁了第一个,谁也不敢确定,以后还有没有人敢说真话。
而且上的折子究竟是有没有用,其实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但是肯定不会太过离谱,太过离谱的当即就能给他们打回去了。
定下这些之后,顾墨轩就准备告辞离开。
不过皇帝却又留下他,问了一句,“流云可曾告诉你,他们最近要向朕请旨赐婚了。”
顾墨轩没想到皇帝也已经知道了这件事,就顿了一下,这才回答道,“之前偶遇过流云,他确实说过最近就想要请旨。”
皇帝就感慨道,“先前他也是这么跟朕说的,而且还特意跟朕要了一个旨意,说是想要按照正常的婚嫁流程迎娶西域公主。朕也答应了,到时候有什么好玩的事情,你们再来告诉朕和你们母妃。”
顾墨轩有一些无奈,却还是点头应下了。
皇帝这才将他放走,自己溜达溜达去后宫见辰妃,将江云汐又做出好东西的事情告诉给辰妃。
其实皇帝关注这件事情,还有一部分就是因为这个。这些也可以用在后宫之中。
后宫之中宫殿都比较大,如果纯粹靠烧火龙的话太贵,烧碳盆有危险,而且其实也不便宜。但是如果是像江云汐那样,弄暖炕和暖气的话,就不会那么困难了。
而且禁军统领也告诉过他,太子妃跟工匠们曾经感慨过,如果是用铁制品或铜制品的话,其实是可以使用很久,而且也很美观的,还能更加的省木材这些东西,也能够传输的距离更远一些。
在外面或许得到铁制品、铜制品很难,但是皇宫如果想要做一些什么的话,还是很容易的。
别的不说,他只是改良一下宫殿,就算有人想要弹劾上折子,只要给他们算一下烧暖气和烧火龙、烧碳盆中间所需钱财物力的差别,只怕到时候那些人反而还要督促着他们,早些将这些火炕和暖气给弄好呢。
皇帝想想以后可以冬天也待在暖和的宫殿里,还不用担心御史和大臣们上书进言,让自己不要过于浪费,就觉得心情很美。
毕竟,每年冬天总会有一些大臣和御史因为皇帝早些使用碳盆或者是哪天多使用了一些碳盆,就要对他进行劝谏。
甚至有时候他觉得上朝的时候冷,担心冻到大臣们,让多上两个碳盆,这些人的第一反应都不是感恩,而是上述要劝他节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