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则是做正确的事。效率和效能不应偏废,我们首先应着眼于效能,然后再设法提高效率。”
李彦再换了一张幻灯片,道:“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先做正确的事,然后正确地做事,这个就是我们今天交流的主题。”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事?”
李彦环顾一下四周,没几个人在听他的提问,都在盯着章扬的办公室,看那玻璃门后,总部的财务人员,正将一沓沓地钞票从箱子里面拿出来。
“宋德昭——”
章扬大声地喊了一句,被叫到名字的是一位留着中分头,带着厚厚的啤酒瓶底的中年人,斯斯文文的,向李彦举了下手,便笑呵呵地跑了进去。
宋德昭上个月开了一单,还有两个工地完工,可以结工程款,工资算是比较多的一位。
李彦只好也点名了,最先指的是余寻。
“谈客户,你觉得你的重点在哪,或者说,你应该讲些什么,才能留住客户?”
余寻准备站起,李彦用手拦了一下,一来地方太小,起来不大方便,其次是怕一些新员工,胆子比较小,站起来了就不敢说话。
“讲方案吧。”
“为什么?”
“因为这方面我比较熟悉一些、专业一些。”
李彦点点头,在白板上写下“擅长”两个字。
又点了查启明,问了同样的问题。
“我以前喜欢谈方案,听了余工的话,我觉得我应该多谈谈软装方面的东西,因为我以前系统地学过这方面的,而且我自己也比较喜欢。”
查启明现在已是李彦的头号粉丝,李彦问问题,自然能多详细就多详细。在同事眼中,这就是典型的舔狗了。
李彦再次点头,转身在白板上写下“喜欢”两个字。
李彦本来准备点一名老员工,见宋德朝喜孜孜数着钱出门,一帮熟悉的人都围着他问这问那的,也就放弃了,继续点了王英的名字。
“我可能会更多地谈主材和家具,跟余工与查工一样,这方面我比较熟悉,另外,这方面来钱比较快,对自己也是一种激励。”
王英这话讲得理所当然,让坐在旁边的查启明连连点头,引以为知己。
新员工上个月基本上没开单,所以对那点基本工资也不抱任何念想,见这边讨论得热闹,也跟着听了起来。
况且,李彦是点名提问,万一自己没听到就尴尬了。
相较而言,那边取钱没听到,还好说一点,听课认真嘛,情有可原。
最为关键的是,新员工钱少,客户谈不下来,而李彦讲的,正是他们最想知道的。
“吴黑妹,你觉得呢?”
吴黑妹怯怯的不知道说什么,不过她脸色比较黑,众人也看不出她的表情。
沉默了片刻后,才道:“我也不清楚,因为我没什么成功的案例。”
另外两个新人也是如此,他们连吴黑妹都不如,都只开了一单。
然后——然后李彦就没再问了,而是总结道:“首先,正确的事情,是一个方向。客户来了,你准备给客户讲些什么。刚才三位同事讲的,都对,要是我们擅长的,我们喜欢的,我们觉得能赚钱的,当然,做这项工作本身,就是为了赚钱,因为这些我们讲起来专业,讲起来有激情,客户才会用心去听。”
又指着吴黑妹道:“上次你跟我谈的那个案例,让我看到你一个长处,是坚持,是服务。客户想看工地,我们有,客户想看方案,我们做,客户觉得原来的工地不够直观,我们换,客户想看更多的细节,我们改。样样都给到了客户,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不满意,行,我们去做,做到您满意为止。所有的服务我都做到位了,客户挑不出毛病了,那这个客户就是你的了。因为他到别的地方,没有你这样的服务,心里就会偏向你。”
见吴黑妹欲言又止,道:“我之所以拦着你,不让你发方案给客户,这是沟通的问题。有效的沟通,一定是一对一的,面对面的沟通,打电话发短信传邮件,都不是有效的沟通,所以,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手上的事情做好,尽量邀约到客户见面。放心,只要你能邀约到客户,继续一如既往地坚持,一如既往地服务,这个客户一定是你的。”
又再问两个没有发言的新人:“你们觉得自己有什么喜欢的、擅长的?”
两人腼腆地笑笑,李彦没等他们回答,又道:“只要你们能挑选出其中一点,去不断地提升、去改进,做到专业,做到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那你们就成功了。”
李彦将擅长和喜欢圈了起来,然后又在它们下面,画了一个大圈,道:“只有这些够吗?这些只是基础,各位都忽略了一点,就是客户需求。”
李彦将客户需求写在大圈内,然后将三者相交的地方涂黑,指着那一块道:
“这个,才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是我们要做的正确的事。”
然后又提了一个问题:“各位觉得,我们该如何去了解客户的需求呢?”
这个问题对于老员工或许有很多的方式,甚至有点独家秘方,但李彦今天的主要听众是新员工,对于那些老员工,他们爱听就听,不爱听就睡觉,他是不管的,更不可能去问他们问题了。
而新员工,对这个问题就比较迷茫了,就是余寻,做了这么多年,也是似懂非懂的。
于是,李彦并没有点名,而是直接给出了答案:“最直接的就是问,一些特别有主见的客户,甚至会自己主动说出来。”
那些老员工听到这都不屑一笑,特别是其中拿到钱最多的宋德昭,那表情明显的,恨不得将“嘲讽”两个字贴在脸上。
“不过,一般正常的问,是很难得到正确的信息的,所有我建议,用反问的方式来问,甚至用反问的方式和客户对话。”
这个说法就比较新颖了,新员工已经开始做笔记了,老员工也有些人,不明觉厉,慢慢进入了听课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