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尽管李彦一再阻拦,刘文昌还是要了个大包厢,点了一大桌子菜。
还要了一瓶酒,名字有点绕,据说是个外国牌子,一千八。至于味道,李彦不好酒,品不出来,反正刘文昌每喝一口,眼睛都会眯成一线天,享受得很。
“兄弟没猜错,宏昌装饰,我有股份。宏昌的老板冯景山是我大学室友,当时我们都看好装修行业,我出钱,他出力,组建了这个宏昌装饰。不过,公司一直由他管理,我从不参与,只拿分红。”
看不出来,这刘文昌还是个富二代。
“你们这是合伙公司?”
李彦有些诧异,要知道合伙公司,是所有合伙人共担风险,并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
大二的时候,上公司管理课,讲师说了这么一个故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河南曾经有五位同乡,共同创办了一个合伙公司,向银行贷款了五千万元。后来公司经营不善倒闭了。
银行向法院起诉后,跑到五人家中去追债,可五个人当时除了几间破屋,几乎一无所有,法院条例自然无法执行。
到了九十年代,五人中有一人重新创业,并取得了成功,公司年收益高达数亿。然而正值他春风得意之际,法院却又找了过来。
原来银行发现他现在有能力偿还债务,再次将五人起诉了,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当年的五千万,加上利息,到如今,需要归还的债务总额,已经超过了这人公司的资产总额。不得已,法院就将他名下所有的房产和汽车,都拿了出来拍卖还债。
不只是那位企业家,那企业家想不通,直接跳楼自杀了,包括当时听课的学生都觉得不可思议。按理说,即便他要还债,也只不过是五分之一,为什么全要他一人负责?
讲师的解释就是那句:所有合伙人,都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所以,如果宏昌装饰出了问题,冯景山固然跑不掉,刘文昌也得跟着倾家荡产。
刘文昌这么不闻不问,难道对冯景山就这么信任?
“恩,是合伙公司,不过准确地来说,是有限合伙公司,他是普通合伙人,我是有限合伙人。”
见李彦有些茫然,又解释道:“打个比方,就是冯景山,我那室友,手上有个项目,我觉得赚钱,就投了点钱进去。项目是他的,我只是根据投资多少拿点分红。”
李彦点头,也就是说,宏昌装饰出了事,是他冯景山的责任,而他刘文昌不过是没了点钱。没想到刘文昌看似糊涂,在大事上却拿捏得十分清楚。看来这世上没有一个笨人,如果被你发现了,那你就危险了。
“还是不用刘哥介绍了,宏昌装饰我有投简历,他们人事部已经短信通知了我,明天下午两点过去面试。”
李彦这次投的简历,有一大部分是装饰公司的。
先前在林维女装做销售,就是站在卖场等待客户上门,然后根据进店客户的情况推销。
这其中有几个便利。
一是,进店的基本都是潜在客户,他们都有时间,也有一定的经济能力,都能够买得起店里的衣服。因为进商场的时候,就已经筛选过了。
第二个便利是,一般进店消费的,都是一到两个人,需要观察与考虑的方面不多。
再者,一件衣服的金额并不高,买不买单,所有人都是可以当场决定的。
而装修不同,它所涉及的金额至少是几万,而且影响的不只是个人,而是一个家庭。所以也就复杂得多。
李彦想要成长,就必须跳出舒适区,向更高难度的销售挑战。
在如今的这个社会,学历往往是次要的,真正重要的是经验。
李彦从小跟着乡下的师傅做小工,又自学了一些装修知识,这才想到应聘装饰公司。
经过这次帮刘文昌验房,李彦信心更加的充足。
至于刘文昌欠他的这个人情,就不让他一下子还干净了。
“也是,就凭兄弟这身本事,冯景山怎么会看不上你,除非他瞎了眼睛。”
刘文昌口无遮拦地开着玩笑。
“刘哥说笑了——”
两人酒足饭饱后,李彦向刘文昌打听了二手市场的位置,拿了房门的钥匙,就坚持告辞了。
刘文昌本想开车带李彦去转悠,不过见李彦说得严肃,还以为他有什么私事,也就作罢了。
两人分手后,李彦去二手市场,花去四百,淘了个简单的床,一张桌子,一袋洗衣粉,一台n手的笔记本。
眼看包里的钱快见底了,于是晚饭也省了。
回到出租屋,万幸,有水,有电。
心里盘算一下,只要不出意外,这个月可以说衣食无忧,李彦这才安稳了不少,终于能够踏踏实实地睡一觉了。
第二天起来,洗漱完毕,李彦借了邻居的wifi,学了一上午的cad,下午坐地铁去宏昌装饰应聘。
宏昌装饰的分部,离李彦住的地方不远,坐地铁一个站就到了。
宏昌装饰的对面就是建材市场,旁边还有一个家具厂。
接见李彦的是宏昌装饰分部的经理,他看了看李彦的简历,问:
“你在津泽黑石培训公司培训过?”
经理一张国字脸,短发,带着金边眼镜,声音不大,却给人洪亮的感觉。
“是的,我实习的时候基本上是在工地,发现cad是个短板,于是回学校后,就报了培训公司。”
李彦哪有那个钱去培训,cad、ps、3dx等等一些软件都是他自学的,编个培训公司,不过是为了加块敲门砖而已。
“你做过什么方案,能给我看看吗?”
经理还是比较务实的。
“好的——”
不过,这都在李彦的意料之中,他将早已打印好的两套完整的图纸交到经理手上。
经理又埋下头去仔细看了看,许久才点头道:
“还不错,你明天早点过来,我带你去总部办下手续。”
“好——”
两人加起来,不到十句话,工作的事情就定下来了,十分顺利,不过李彦并没有多少惊喜,因为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