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210章 嘉奖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朝鲜半岛的硝烟依旧在三八线附近弥漫,炮声如同沉闷的鼓点,敲击着这片饱经创伤的土地。但战线已在反复拉锯中趋于稳定,像一条被鲜血浸染的界碑,横亘在半岛中央。志愿军的后勤运输线在经历了奸商风波的阵痛和随后的强力整顿后,终于摆脱了混乱,重新步入正轨。铁轨被连夜抢修接通,公路上的弹坑被及时填埋,运输调度系统更加精准高效,这条维系着前线数十万将士生命的钢铁动脉,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搏动着。
    在这条动脉上,一个名字开始被运输兵们频繁提及,如同闪耀的星辰——李天佑。
    运输队营地的黑板报前,总能看到围拢的士兵。最上方用醒目的大红漆写着:“向李天佑同志学习!”下面整整齐齐地贴着他的事迹简介,每一个字都浸透着实打实的功绩。
    “铁原-鹰嘴崖生命线守护者”的标题下,详细记录着那段惊心动魄的经历:在美军“绞杀战”最疯狂的时期,鹰嘴崖三号高地被一个加强连的敌军死死咬住,急需反坦克火箭筒和急救药品支撑防线。当时敌机像蝗虫般盘旋,投下的凝固汽油弹把山路烧成了火海,原定的三条运输路线有两条被彻底摧毁。
    李天佑同志主动请缨,驾驶着嘎斯51卡车,沿着一条早已废弃的猎人小道迂回前进。车轮碾过碎石坡时,好几次差点滑入深涧;躲避敌机轰炸时,他把卡车藏在瀑布后的岩洞里,任凭冰冷的水花浇透全身。最终,在天黑前的最后一刻,他顶着炮火将物资送抵高地。当守阵地的连长看到卡车车头挂着的火箭筒时,激动得抱着他哭了,再晚半小时,阵地就有可能失守。
    “磐石岭奇迹运输员”的事迹同样令人肃然起敬。那次磐石岭阵地遭受美军地毯式炮击,李天佑驾驶的卡车正装载着一车高爆手榴弹和迫击炮弹,停在山腰的临时弹药库旁。当炮弹的呼啸声从远处传来时,所有人都在往防空洞跑,他却猛地跳上驾驶室,因为他发现弹药库的支撑柱已经被炮弹击中,随时可能坍塌。
    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李天佑同志硬是把满载炸药的卡车开出了危险区域,刚驶出五十米,身后的弹药库就轰然倒塌。事后检查,卡车的油箱被弹片划开了一道口子,只差一点就会引发连锁爆炸。“那时候哪想那么多,就觉得这些弹药是前线弟兄的命,不能炸”,李天佑在总结会上说得轻描淡写,可在场的人都知道,那需要多大的勇气。
    “零事故、高效率标兵”的统计数字更是耀眼:累计安全行驶里程达到惊人的两万公里,相当于从鸭绿江到汉城跑了五个来回;车辆保养得如同新的一样,引擎盖下的零件擦得锃亮,连老机械师都忍不住称赞“比自家媳妇还金贵”;任务完成率始终保持百分之百,无论遇到小股敌袭还是道路塌方,李天佑总能找到解决办法。
    最令人惊叹的是,在连续执行十次高危运输任务中,李天佑创造了零事故、零延误的记录,这在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简直是个奇迹。有次他的卡车被流弹击中轮胎,他硬是在零下二十度的寒风中,用备用轮胎在半小时内换好,准时把物资送到目的地。
    “路线优化能手”的称号则体现了李天佑同志的智慧。凭借着对朝鲜地形的熟悉和敏锐的战场直觉,他多次提出新的运输路线建议。比如他发现美军轰炸机有固定的巡逻航线后,建议车队利用敌机返航的间隙穿行。
    李天佑勘察出一条隐藏在河谷中的便道,能避开美军的远程炮火覆盖区。这些建议被采纳后,车队的运输效率提升了三成,被伏击的概率下降了一半。有个新司机不服气,按老路线跑了一趟,结果比李天佑建议的路线多花了四个小时,还差点撞上美军的渗透小队。
    这些事迹,每一件都有时间、地点、证人,经得起任何推敲。它们像一块块坚实的砖石,砌成了李天佑明面上的光辉形象——一个技术精湛到能在弹坑密布的路上把卡车开得如履平地,胆大心细到能在炮火中精准判断危险,忠诚可靠到能把物资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将后勤运输视为神圣使命的模范司机。
    士兵们在黑板报前讨论时,眼神里总是充满敬佩:“李师傅那次在鹰嘴崖,真是把命豁出去了”“看他保养的车,就知道是个实在人”“跟着李师傅跑过一次,他教我怎么听炮弹的声音判断落点,现在想想还后怕,当时他却一点都不慌”。
    运输队长在大会上总结时,指着黑板报上的名字说:“李天佑同志告诉我们,后勤兵不是前线的配角,这条运输线就是我们的战场,方向盘就是我们的枪。把物资安全送到,就是我们的胜利!”
    李天佑每次经过黑板报,都只是默默看一眼,然后转身继续检查他的卡车。他知道,这些明面上的功绩,是他在这个战场立足的根基,也是掩护那个“幽灵信使”身份的最好伪装。但他更清楚,每一次安全抵达,每一次路线优化,每一次任务完成,都意味着能多一分希望送到前线,多一个战友能活着看到胜利。
    阳光下,黑板报上的红漆熠熠生辉,映照着运输兵们坚毅的脸庞。在这条钢铁动脉上,李天佑的名字,已经成为了一种象征,一种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凡,用坚守与智慧守护胜利的象征。
    后方兵站的操场上,临时搭起的主席台用木板拼成,覆盖着洗得发白的红布。横幅在猎猎寒风中舒展,“表彰先进,鼓舞士气”八个黄漆大字格外醒目。会场布置得简朴却庄重,前排的木椅留给首长和受表彰者,后排的战士们就坐在背包上,军帽整齐地放在膝盖上,两千多人的会场鸦雀无声,只有风吹过旗杆的呜咽声。
    运输队的战士们坐在左侧,穿着统一的军大衣,袖口磨出的毛边透着风霜;兵站工作人员戴着红袖章,手里还攥着没来得及放下的账本;右侧是从前线轮换下来的部队代表,不少人脸上带着伤,缠着绷带,眼神却格外明亮。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下来,在每个人脸上镀上一层金辉。
    “下面,有请荣获二等功的李天佑同志上台领奖!”主持大会的兵团后勤部首长话音刚落,会场立刻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前排有人回过头,后排的战士们踮起脚尖,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队伍前方。
    李天佑深吸一口气,从运输队的队列里站了起来。他穿着一套洗得发白的军装,领口和袖口的浆洗痕迹清晰可见。这是他特意从空间里找出来的,是所有衣服里保存最好的一套,胸前的口袋里还别着一支钢笔,那还是徐慧真给他寄来的。他黝黑的脸庞被阳光晒得发亮,颧骨处泛着健康的红,眼神里带着卡车司机特有的沉稳,只是在无数目光的注视下,耳根悄悄泛起了红晕。
    他一步一步走上主席台,军靴踩在木板上发出“咚咚”的声响,在寂静的会场里格外清晰。经过台下时,李天佑看到了运输队的老战友,有人冲他竖大拇指,有人咧着嘴笑;还看到了几个熟悉的面孔。那是鹰嘴崖三号高地的幸存战士,正激动地看着他,眼神里满是感激。李天佑的心跳得有些快,脚步却依旧稳健,走到主席台前站定,挺直了腰板。
    后勤部首长拿起一枚金光闪闪的二等功军功章,勋章的边缘在阳光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首长小心翼翼地将勋章别在李天佑的军装领口,冰凉的金属瞬间贴上滚烫的皮肤,像一块烙铁,烫得他心口发热。接着,一面鲜红的锦旗被递到他手中,上面“志愿军后勤运输模范”十个金字绣得格外醒目,锦旗的边角还带着细密的针脚,显然是连夜赶制的。
    “李天佑同志!”首长用力握住他的手,掌心的老茧磨得他指节发疼,声音洪亮得像敲响的铜锣,“你在铁原的炮火里,把反坦克火箭筒送进鹰嘴崖;在磐石岭的轰炸中,保住了整车的高爆弹药;在敌机的绞杀下,跑出了零事故的奇迹!”
    台下的掌声再次响起,这次更响亮,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
    “你用方向盘当枪,用轮胎碾过雷区,用钢铁般的意志守住了这条生命线!”首长的声音里带着赞许,目光扫过台下,“同志们都看到了,这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荣誉!这是李天佑同志用一次次生死考验,用对党的忠诚、对战友的情谊换来的!”
    李天佑握着锦旗的手微微发颤,锦旗的布料粗糙却温暖,像战友的手掌。他想说些什么,喉咙却像被堵住了,只能看着台下那些熟悉或陌生的面孔。有和他一起跑过运输的司机,有在兵站帮他检修车辆的机械师,还有那些他曾送过物资的前线战士。他突然觉得,这枚军功章和这面锦旗,不仅仅属于他一个人。
    “希望你戒骄戒躁,再接再厉!”首长拍了拍他的肩膀,“为抗美援朝的最后胜利,再立新功!”
    “是!保证完成任务!”李天佑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异常坚定。
    雷鸣般的掌声再次响起,经久不息。运输队的战友们使劲拍着手,巴掌都红了,脸上洋溢着与有荣焉的自豪;前排的几个前线战士代表激动地站了起来,其中一个断了胳膊的班长,用独臂用力鼓掌,眼眶通红。他永远记得,去年冬天在108高地,是李天佑冒着炮火送来的磺胺粉,救了他和战友们的命。
    李天佑握着那面还带着布料温热的锦旗,站在麦克风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领口冰凉的军功章。台下两千多道目光聚焦在他身上,有熟悉的战友,有素未谋面的前线将士,还有那些在兵站里日夜忙碌的身影。他深吸一口气,带着柴油味的风灌进肺里,让他想起无数个在运输线上奔波的日夜。
    “首长,同志们,”他的声音带着些微卡车司机特有的沙哑,却异常清晰,“这枚军功章太重了。”
    一句话出口,台下瞬间安静下来。
    “我李天佑就是个开车的,论技术,队里比我强的老司机有好几位;论勇猛,前线那些拿枪冲锋的弟兄才是真英雄。”他抬手抹了把脸,黝黑的面庞在阳光下亮得发光,“铁原那次能把火箭筒送上去,是因为副驾驶的保卫战士在帮我盯着敌机;磐石岭保住那车弹药,是机械班连夜给刹车加了防滑链;那些所谓的‘零事故’,更是沿途兵站的同志提前清了路障,高射炮部队的战友把敌机挡在了云层外。”
    李天佑的目光扫过台下,看到运输队老班长红了眼眶,看到机械师小张挠着后脑勺笑,看到高射炮连的几个战士用力点头。
    “这面锦旗上的‘模范’两个字,我担不起。”李天佑把锦旗往旁边举了举,红绸在风里猎猎作响,“它该属于每一个在雪地里帮卡车挂防滑链的兵;属于在防空洞里给发动机换零件的机械师;属于冒着炮火把物资扛上阵地的运输兵;更属于那些守在高地盼着我们送弹药的弟兄,没有他们的期盼,我们跑断腿也没用。”
    说到这里,李天佑停顿了一下,喉结滚动着。去年冬天在鹰嘴崖,那个接过药箱就往战壕冲的卫生员,后来再也没见过;磐石岭弹药库坍塌时,把他推开的运输队长,至今还躺在野战医院。
    “运输队长以前跟我说,开车要盯着前方,可在这条运输线上,我才明白,我们盯着的不是路,是战友的命。”李天佑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金属般的质感,“只要前线还需要一发炮弹、一片纱布、一口干粮,我李天佑的方向盘就不会停!这不是什么模范不模范,这是我们运输兵的本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斗罗:龙王之神明哀歌 我是废雌?可哥哥们是大佬 邵总,你心上人闪婚了 布衣锦绣 斩气界 山村小神医 明末太子:父皇咋把龙袍披我身上了?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你和黑道校花同居?还玩过她腿? 左眼见飘心中喜貳 在高武世界摆摊,一碗抄手馋哭女武神! 瘫痪十年,让我妹妹和亲?我直升陆地神 让你攻略女神,你怎么成魅魔了! 开局就摔死?这个求生有点野 寒门难出贵子,看我扶摇直上 漫威世界的唯一玩家 特种兵:从火凤凰开始 王府继兄宠我如宝,亲哥却后悔了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