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新的合格物资生产需要时间,从棉花纺纱到棉衣缝制,至少需要七天;从青霉素发酵到提纯装瓶,最快也要十天;从粮食收割到压缩成饼干,更是要半个月的周期。检验环节也变得格外严格,每批棉衣都要拆开检查棉絮,每支针剂都要抽样化验,每箱饼干都要开箱抽检,效率比以往慢了一半。
而前线的需求,却像嗷嗷待哺的婴儿般迫切。
“108高地急报:现有棉衣仅够三分之一战士御寒,昨夜新增冻伤减员十七人!”
“老秃山野战医院:磺胺粉已尽,盘尼西林库存为零,三十名重伤员出现感染恶化!”
“机动九团:压缩饼干仅剩两箱,战士们已开始煮皮带充饥!”
告急的电报如同雪片般堆满指挥部的桌案,红色的“急”字印章盖满了纸页。作战参谋们围着地图,手指在标注着“极度困难”的红色标记上滑动,眉头拧成了疙瘩。后勤部长守着电话,嗓子已经喊哑,他刚协调完一批从苏联紧急调拨的药品,却被告知运输列车在山海关因检查延误,至少要明天才能发车。
“难道要眼睁睁看着战士们在打赢了蛀虫之后,却饿死、冻死在阵地上?”一位头发花白的副司令员一拳砸在墙上,指节渗出血来。指挥部里弥漫着绝望的气氛,窗外的寒风卷着雪花拍打玻璃,像在为那些坚守在前线的战士们呜咽。
夜色渐深,作战室的灯光依旧明亮。彭老总站在地图前,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红色标记,手指轻轻抚摸着“铁原”“上甘岭”等熟悉的地名。他知道,反腐是必须的,但若因此让前线的战士们流血又流泪,那这场胜利,也将失去意义。
“给我接运输队。”司令员突然开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告诉他们,把所有能调动的车辆都派出去,哪怕是民用卡车,也要把库存的所有合格物资,连夜往前线送!”
窗外的风雪更大了,仿佛在预示着这场危机,才刚刚开始。
二线运输线的积雪被车轮碾成冰壳,嘎斯51卡车的引擎在寒风中发出沉闷的轰鸣。李天佑握着方向盘的手裹着两层棉布手套,指节却依旧冻得发僵。刚送完一批炮弹到后方中转站,空间里还堆着上次“扫荡”美军仓库的收获,几百多套冬季作战服、三十箱磺胺粉、几十大箱C口粮,还有一堆零散的工兵铲和电池。这些在平时算得上丰厚的储备,此刻却显得杯水车薪。
车载电台里断断续续传来兵站的通话,电流杂音中夹杂着令人心揪的消息:“……老秃山那边冻僵了好几个兵,棉衣全是稻草……”“野战医院的假药害死了伤员,现在连消毒水都没了……”“调查组把粮库封了,新饼干还在河北没运过来……”每一句话都像冰锥扎进李天佑的心里,愤怒与使命感交织着攥紧了他的心脏。
他猛地踩下刹车,卡车在冰面上滑出半米才停稳。车窗外,风雪正紧,远处的山峦隐在夜色里,像一头沉默的巨兽。“蛀虫该杀,但前线的兄弟不能等死!”李天佑低声嘶吼,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空间里的储备确实不够覆盖所有战线,但哪怕能多救一个伤员、多让一个战士熬过寒夜,也必须立刻行动。更何况,这是巩固“海外信使”身份的最佳时机,在后方供应中断时,“从天而降”的物资更能让这个身份深入人心。
他迅速转动方向盘,偏离了返回基地的路线。根据电台里提到的危急区域,手指在地图上圈出一个坐标,鹰嘴崖西侧的无名山谷。这里是交通枢纽,离老秃山、108高地等几个告急点都不到二十公里,山谷背阴处有片被松林遮蔽的开阔地,既隐蔽又方便各部队转运。
抵达谷口时,已是深夜。月光被云层遮挡,只有雪光反射着微弱的亮。李天佑将卡车藏在松林深处,引擎的余温很快被风雪吞噬。李天佑裹紧棉衣,像一道幽灵般潜入山谷,脚下的积雪被踩出“咯吱”轻响,很快又被新雪覆盖。
山谷深处的开阔地背风,地面覆盖着半尺厚的雪。李天佑站在中央,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精神力如同开闸的洪水,以前所未有的强度汹涌而出。这是他第一次如此大规模地动用能力,大脑像被重锤反复敲打,太阳穴突突直跳。
空间里的物资开始倾泻而出:数百套美军冬季作战服堆成小山,深绿色的帆布在雪光下泛着暗光,羊毛内衬散发着淡淡的消毒水味;旁边是成捆的羊毛内衣和毛袜,包装纸上还印着“美国陆军军需部”的字样;几百个睡袋像巨大的毛毛虫,拉链完好,摸上去厚实柔软。
药品区更是整齐,成箱的磺胺粉码得方正,每箱侧面都贴着美军的质检标签;吗啡针剂被放在特制的保温箱里,玻璃管在月光下闪着寒光;急救包里的纱布雪白厚实,撕开包装能闻到福尔马林的消毒味;还有几箱止血粉,标签上的英文说明清晰可辨。
应急口粮堆成了另一座山,C口粮罐头的铁皮在雪光下泛着银亮,有午餐肉、水果罐头、巧克力,甚至还有几箱香烟;K口粮的压缩饼干包装严实,保质期印在侧面,至少能吃到明年春天。
角落里还散落着上百把工兵铲,木柄光滑,铁铲锋利;上百个军用水壶排列整齐,壶口的螺纹完好;几箱备用电池堆在最外侧,正负极的标识清晰可见。
这庞大的物资堆足以支撑一个主力团度过最艰难的三天,在空旷的山谷里散发着无声的力量。李天佑强忍着精神力枯竭带来的剧烈头痛,眼前阵阵发黑,扶着旁边的一棵松树才勉强站稳。他从空间里掏出纸笔,那是从美军仓库里“顺”来的制式信纸和钢笔,又摸出一个印着美军后勤部队番号的空弹药箱盖板,还有用布包好的劣质棉衣碎片和假药瓶。
借着微弱的雪光,他迅速写下那封早已在心中酝酿好的信。字迹因手的颤抖而略显潦草,却透着斩钉截铁的力量。
“致英勇的志愿军将士:
惊悉后方蛀虫作祟,令袍泽蒙难,吾等海外赤子,痛心疾首,怒发冲冠!此批物资,取自敌仓,杯水车薪,聊解燃眉之急。望速取用,救治伤员,抵御严寒。
祖国在望,胜利不远!蛀虫必将伏法,正义终得伸张!
——心系故土的信使匆草”
写完,他将信纸折好,连同那枚水门桥特制螺栓、弹药箱盖板一起放进一个美军制式的防水袋里。旁边的布包上,他用红漆写下“蛀虫罪证,供参考”几个字。那是他之前路过前线阵地时,趁乱“顺”来的罪证,此刻成了证明后方问题的铁证。
做完这一切,李天佑几乎虚脱,冷汗浸透了内衣,在寒风中冻得刺骨。他不敢停留,拖着灌了铅似的双腿,一步一滑地撤离山谷。回到卡车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他颤抖着发动引擎,卡车的轰鸣声在寂静的山谷里格外清晰。
后视镜里,那片被物资覆盖的雪地渐渐远去。李天佑知道,当清晨的阳光照亮山谷,当急缺物资的部队找到这里时,这片“神迹”将带来怎样的震撼。而他这个“海外信使”,也将在这场危机中,成为连接希望与胜利的隐形桥梁。
卡车驶离山谷,向着下一个目的地前进。李天佑的头痛依旧剧烈,但心里却燃着一团火,只要前线还有一个战士需要支援,他就不会停下脚步。
晨光逐字逐句地读,读到“海外赤子”时,喉咙哽咽了;读到“蛀虫必将伏法”时,拳头攥得发白。
旁边的战士们也围了过来,有人认出了那个水门桥特制螺栓:“是‘信使’!是那个送物资的‘信使’同志!”“他知道咱们缺东西,特意送来的!”
消息像长了翅膀,半小时内就传到了附近的后勤分部和作战指挥部。正在为物资发愁的指挥员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派去的联络员传回照片,才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快!组织人手转运!把所有能调动的卡车、马车都派去!”
不到两小时,山谷里就挤满了人。战士们踩着雪跑来,后勤兵推着独轮车穿梭,连野战医院的护士都跑来帮忙。当高级指挥员赶到时,正看到战士们小心翼翼地搬运药品箱,有人拿起一件美军作战服往身上套,厚实的羊毛瞬间挡住了寒风,冻得发紫的脸颊泛起红晕:“真暖和……比咱那稻草棉衣强一百倍!”
一位刚从前线下来的团长,看着那包奸商罪证里的破布条和浑浊针剂,又看看眼前堆积如山的真药和棉衣,突然红了眼眶,对着物资堆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好同志……‘信使’同志,你救了我们多少弟兄啊!”
转运工作紧张而有序。第一车物资优先送往老秃山野战医院,当护士们抱着磺胺粉冲进病房时,正在发高烧的伤员们眼中重新燃起了光。“有真药了!大家有救了!”护士的喊声在病房里回荡,几个原本已经放弃希望的重伤员,挣扎着想要坐起来。
送往108高地的冬衣,被战士们迫不及待地穿上。王小柱的同乡战友小张,前一夜还在掩体里冻得抽搐,穿上美军羊毛内衣后,第一次在寒风中感到了暖意,他摸着衣服上的美军标识,咧开嘴笑了:“管他哪来的,能挡寒就是好东西!‘信使’同志有心了!”
压缩饼干和罐头分到各连队时,战士们围坐在雪地里,分享着难得的热乎食物。咬一口午餐肉,甜香在嘴里散开,有人想起了家乡的红烧肉,眼眶湿了:“等打赢了,回家也给‘信使’同志捎块咱老家的腊肉!”
士气的提振比物资本身更令人振奋。那些因劣质物资而低落的情绪,被“海外信使”带来的关怀彻底点燃。战士们在战壕里传阅着那封信的抄件,读到“祖国在望,胜利不远”时,总能爆发出雷鸣般的吼声。他们知道,自己不是孤军奋战,在看不见的地方,有同胞在和他们一起战斗。
消息传回志愿军最高司令部,彭德怀司令员捏着那份加急送来的信,久久没有说话。作战室里的参谋们看着他,发现这位素来严厉的司令员,眼角竟然泛起了泪光。“好……好一个‘心系故土的信使’!”他重重拍了拍桌子,这次却不是愤怒,而是激动,“给我拟电: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信使’安全!他的信息渠道,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
京城的中枢领导们收到报告时,正在召开关于反腐和后勤补给的紧急会议。当念到“‘信使’物资缓解前线危机”时,会场里响起了自发的掌声。“这不仅是物资援助,更是民心所向啊!”一位领导人感慨道,随即在文件上批示:“‘信使’所提供一切,均列为最高优先级,任何人不得截留、盘问,全力配合!”
基地里,李天佑正默默地擦拭着嘎斯51的方向盘。车身上的泥垢被他一点点擦去,露出墨绿色的底漆。广播里传来播音员激动的声音:“……前线传来捷报,全新物资的出现,让我军士气大振,成功击退敌军数次进攻……”
他听着这些消息,精神力透支的疲惫感似乎减轻了许多。空间里暂时空了,但他心里却填得满满的。指尖抚过方向盘上的磨损痕迹,他仿佛能感受到那些被挽救的生命的温度。
阳光透过车库的墙上的缝隙照进来,在地面投下明亮的光斑。李天佑知道,“海外信使”的传奇还在继续,那枚冰冷的水门桥螺栓,已经和希望、信念一起,深深嵌入了这场战争的肌理。他将继续握着方向盘,在硝烟弥漫的运输线上等待,等待下一次需要他挺身而出的时刻。只要前线还有需要,这道神秘的希望之光,就永远不会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