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20章、礼震九阶(第1/2页)
会议室内无人出声,这个郑阿水,该不该赏,当然该。但因他而来的平等之礼等于颠覆了整个封建阶级礼制。
黄立极双眼微闭呼吸屏止,刘一燝捧茶碗的手在抖,孙承宗用力按住紫檀案沿,一句“天子之下,众生平等”犹如万钧铜鼎砸碎了金銮殿九阶丹陛,但他们都是默然。
“天子之下,众生平等”,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一旦朱慈炅这句话传出去,社会治理的成本将无限上升。
或许朱慈炅的皇位会更加稳固,但所有既得利益集团,无论是亲王、勋贵、士绅、官僚都会因为这句话,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
能够坐在这里的,除了年轻的大长公主,都是大明精英。许多人都回味过来这句话的杀伤力,甚至都可以想象这句话将要引起的混乱。
便是一心上位的温体仁也迟疑了,目光几度闪烁。不过,他很快转念——人心移易绝非朝夕之功,但政治口号可以提,应该提。
“陛下明鉴,郑阿水当赏。陛下四要指出了大明未来方向,臣愿以毕生之力弘扬此世道之礼。元辅也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陛下释礼,无可争议。
臣以为陛下会前所讲,承先圣遗志,启来者雄心,也可以加入世礼。”
朱慈炅看着自己的笔记本,没有在意群臣脸色,只专注于思想的统一。
“可以,世礼这个词好,发展,进步的确应该是世礼。此外还应有国家之礼,民族,民生、富强,昌盛,和同,仁爱皆应为国之大礼。”
一直严肃冷脸的刘一燝放下茶杯,打断了温体仁的谄媚表演。
“陛下,何为民族?”
朱慈炅毫不犹豫。
“千年以降,生活在我中华大地的百姓,即为我中华民族。民族高于汉蒙苗壮彝藏,更高于家姓宗庙门阀,以炎黄为我共祖,传文脉聚我同源。”
黄立极捻须点头。
“陛下所言,当为正理,如此,老臣喇嘛教交流也有礼可依了,或许,陛下也可以见下虎墩兔,天汗部与朵颜化省之事也可以推进了。”
孙承宗没好气的开口。
“陛下已经命名天汗部领地为国畿行省。”
黄立极恍然大悟点头。
“国畿这名字好,那地方的确在汉唐天子领地附近。一个畿字,也说明了天汗部领地对我中华民族的重要。”
刘一燝一脸鄙视,温体仁如此谄媚还可以理解,黄立极你贵为首辅,脸都不要了。
“陛下以国礼、世礼、民礼重建大礼,的确是承前启后的大事。臣以为此事当由内阁主持,翰林参与,礼部负责,方显此事之隆重。”
温体仁和礼部所有人都看着刘一燝,你在说什么?老狐狸,你这是公然摘桃子。但是根本没法反驳,都只能把期待的目光投向朱慈炅。
朱慈炅已经感受到了期待,他露出微笑。
“朕说过,内阁七人五年之制不变,温卿此时不适合入阁。不过,翰林加入可以,内阁安排吧。至于内阁诸位先生,如今国事繁忙,首辅挂名即可。”
什么东西,温体仁入阁?小皇帝你误会了,刘阁老没有这个意思啊。
许多目光都集中在温体仁身上,朱慈炅哪里是否定他的入阁之路,这简直是开辟了一条入阁坦途,搞不好外面还要传,这是刘一燝第一个推荐的。
温体仁宠辱不惊,一脸正气。
“陛下所言甚是,非是臣不敢担责,实是臣此时并不功绩,的确不宜入阁。”
孟绍虞脸色难看之极,温体仁你怎敢?你还打蛇随棍上了,你要什么功绩?他考虑过钱谦益,李标,考虑过傅冠,刘宇亮,甚至考虑过倪元璐,钱士升,偏偏就遗漏了温体仁。
孔贞运更是气极攻心,手臂按在会议桌上,喉结滚动,眼中都似有火。小皇帝让温体仁接掌南礼部的事虽然没有继续说,但照此情形,下来之后必然有人推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20章、礼震九阶(第2/2页)
孔贞运已经感觉到他要交印了,而制礼之事,小皇帝是首先交代他做的,他以为不重要,想拖着。这下好了,拖着拖着把自己拖成戴罪之身,白白给了温体仁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这场礼部会议已经彻底变味了,没有人再不长眼在此时提出反对废除科举了,大部人都开始假装低头写字记录。
坐在首席的朱徽娖微微蹙眉。
“陛下,新礼中似乎没有女教妇礼的内容。”
朱慈炅愣了一下,只好开口。
“皇姑所言有理,温卿,要加上。”
温体仁急忙接话。
“臣遵旨。”
刘一燝脸露苦笑,失去皇帝真正信任的感觉就是如此。本来他十分有理有据的要求,也被朱慈炅怀疑别有用心,不动声色的就化解了,还顺便给温体仁这个奸猾之徒作了一回嫁衣。
一直没有说话的徐光启此时开口了。
“陛下,内阁事务繁忙,老臣觉得一个月讲礼一次比较频繁,不如改为半年一次。主要是讲得太频繁会流于形式,未必能取得想要的效果,若是半年一次,当更有仪式。”
朱慈炅正觉得徐光启所言有理,却听到黄首辅开口了。
“子先,陛下说过一月一次吗?老夫反而觉得一月一次太少,应该一月三次。月初一次,学礼,月中一次思礼,月末一次结礼。以每月逢五日,行讲礼大典为宜。
不要怕流于形式,有个形式时刻提醒忠君爱国,总比久了什么都忘了强。礼以制成,不以得成,不是要求谁学得深刻,而是要求人人讲礼。”
孙承宗突然意识到一件事,这个讲礼是不是就是经筵,小皇帝既然讲以礼治国,那就同样要守礼制,他也不能像现在这样天马行空,想到一出是一出了。当即开口。
“中五言之有理,就该如此,一月三次都嫌少,每日上衙时都应该问问自己是否守礼才是。”
朱慈炅有点目瞪口呆的感觉,孙阁老,你是最不讲礼的好不好?
刘一燝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点头。
“我范兄高见,每月逢五,各部尚书侍郎,督政亲王,大理寺尹卿,御前讲礼,当为定制。”
礼部官员大部分人都没有反应过来,内阁怎么集体支持这事了,这该如何是好。
朱徽娖一直比较安静的坐在首席,她是大明的大长公主,也是南礼部侍郎。她一直也在学习为官之道,希望自己能帮到年幼的侄儿。
她不是第一次参加会议,礼部的会议她也经常参加,但御前大政又大有不同,这些话语里似乎都有无数的心思。
她不太喜欢温体仁,但似乎除了首辅就只有此人支持小皇帝。作为天子近臣的天工院,似乎也因为官职低微,全程都没有发言权。
众臣无语,她才观察因为御阶比群臣还要高上一层的大侄子。朱慈炅低头书写,似乎在听,又似乎没听,显得高深莫测,果然不愧是朱家麒麟儿。
朱慈炅不开口,众人便都沉默。良久,见没有人再谈礼事,踌躇片刻,钱象坤方低声上奏。
“陛下,各位大人,臣有一事禀报。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同意以慧王世子为时轮金刚佛果转世,但希望大明能出兵恢复乌斯藏都司。
至于进藏士兵,喇嘛们认为天全六番招讨司和理塘的朵甘卫就足够了,他们能适应藏区气候。”
黄立极皱了下眉,他刚刚恶补了下乌斯藏和朵甘的资料,也是要应对四教弘法。
“六番招讨司和朵甘卫都是土官,他们还听大明的吗?”
注:朵甘都司,辖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部和青海西南部。乌斯藏都司,辖西藏核心区。天全六番招讨司,始设于洪武六年,汤和、傅友德率军入川后降服,治所先始阳,后天全。朵甘卫,指朵甘都指挥使司的吐蕃卫所,治所理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