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等到时间拖得差不多了,朝中大臣已经基本上都绝望了,再以子嗣无力为由,从宗室中挑选一个机敏聪慧的孩子过继来立为太子,这事儿也就算彻底圆过去了。
反正历朝历代那么多皇帝,膝下空空的又不止一个。就连当今陛下自己都子嗣不丰,他们这样的安排,也并不算太过突兀。
谁知道,苏婷玉竟对太子殿下一见钟情,仗着家世横插一杠子,生生毁了皇后娘娘这一番苦心安排。
苏老侯爷为了自家孙女,跪在陛下面前苦求成全。苏家大小姐的身世品貌又足以匹配太子。反观温家已逐渐式微——无论从哪一方面看,温家都比不过苏家。
雍景帝大概也觉得,让太子有个实力雄厚的妻族也是好的,至于先皇后当年定下的温家嘛……以他们如今的家世,一个太子侧妃的位置,也不算辱没了温家姑娘。
这般两全其美的事,何不玉成?于是雍景帝便大手一挥,成全了这名痴情的苏姑娘。
等到女扮男装的太子殿下知道这件事时,皇帝的圣旨都已经发出去了,她也只能傻眼。
所幸皇帝还记得自己当初对皇后的承诺,同意将温姑娘同时迎入太子府。要不然,这事儿还真不知道要怎么收场。
后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太子不是“只”对温姑娘情根深种,而是她“只能”对温姑娘情根深种。
苏婷玉的种种所作所为,太子并不是无知无觉。只不过她自认对不起人家姑娘,又苦于不能坦诚以待,于是就只能选择了容忍。
苏婷玉与誉王有染,太子也知情。
不过她不是男人,对绿帽子这玩意,压根就没介意过。甚至还觉得,如果苏婷玉真的产下誉王的孩子,那说不定还挺好。
反正誉王也是她的同父手足。只要她绝口不提,把这个孩子当自己继承人养大,岂不比过继宗室子弟来得方便?还省却诸多不必要的口舌纠纷。
只可惜,她是这么想的,但苏婷玉却并不知道各中前因后果。
怀了孩子后,她时时刻刻担心会被太子发现。混淆皇室血脉是多大的罪,她不会不清楚。即怕自己丑行被公诸于众,更怕因为自己的行径为家族招来祸端。在惶恐和嫉恨的双重折磨下,她终于瞒着所有人,服下了堕胎药……
所以,在越凌看来,苏婷玉这恨意来得并不是全然没有理由。她这一生确实悲惨,但是其中的乌龙真是让人不知该如何说起。
打从一开始,太子和温氏就压根没有要谋害她的意思,更没有算计她的必要。
若说她当时血崩而亡,真是有人在暗地里谋害的话……那么,誉王倒更有可能做这件事。
毕竟正在与太子争储的当口,誉王才是那个最不想让人知道自己与太子妃有染的人。
重生一世,这位苏姑娘选择了嫁给了誉王。
若是让她知道,她费尽心思第二次选择的男人,其实就是上一世害死她的罪魁祸首,真不知道她会是什么心情。
总而言之,这位苏婷玉苏姑娘看人的眼神,真的不太好。
比起眼神不好脑子更不好的苏婷玉,越凌真正觉得心疼的,其实是她现在身边的这位——至始至终都陪在太子身边的温无暇温姑娘。
越凌微微睁了睁眼,看了眼仍在自己身边忙碌的温无暇。她低声道:“无暇姐,别忙了,你也歇会儿吧。”
这位温姑娘,才是最倒霉的那一个。
第一世,温无暇嫁到太子府成了侧妃。因为顶着“太子真爱”的名头,私底下,她没少吃苏婷玉的苦头。
为了太子和温家,她处处隐忍。虽说有太子护着,没真的吃到什么大亏,但私底下散碎磨人的刻薄算计,从她进太子府的那一日起,就从没少过。
到了第二世,苏玉婷重生了。她满怀恨意开启了自己的复仇之旅,这位啥都没做过的温姑娘,莫名其妙地就荣升成她仇恨排行榜上的第一名。
若不是越凌过来,这位命运多舛的温姑娘,下场是可以预见得到的凄惨。
眼前的温无暇虽贵为太子妃,但言谈举止间,并不见半分骄矜之气。着实是个再和善不过的好女子。
听越凌这么说,温无暇轻叹了一声,唤着太子的小名道:“阿越,你的病还没好,让我又怎么能放心休息呢?”
这次离京,是因为洛城附近遭了大水,太子奉命前往洛城赈灾。
按理说,这样的行程,身为太子妃的温无暇是不应该跟随的。
只是太子情况特殊——她的秘密,不能被任何人发现。
赈灾的队伍里多是士兵武夫。为了赶路,所有人都是极尽精简,轻装上阵。没有人会带上侍女丫鬟随行。
旁的官员还可以让小厮侍卫伺候一二,但原主情况特殊,她根本不可能让小厮或侍卫近自己的身。
若完全无人伺候那也不行。此次外出行程紧急,路途艰难,还要跟士兵们同吃同住,本就辛苦。太子孤身一人,无人照应,怎么说都不妥。若在路上出了什么问题露了破绽,那就真要命了。
权衡之下,只能由身为太子妃的温无暇代表皇室女眷前往赈灾,实则是一路同行跟照料太子。
这样的安排免不了被朝臣弹劾,也被与太子为敌的许贵妃一脉嘲讽为“离不开女人”,但他们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可想了。比起遭人诟病,秘密泄露的危险才是更为致命的。
而温无暇自己,则只是不放心让太子一人离京远行。
皇后娘娘当年身子骨就弱,太子出了娘胎就是体弱多病的。若在外病倒,身边却无人照料,真不知道会出什么岔子。
温无暇作为太子妃随同前往,实际上做的却都是丫鬟小厮的工作。难为她明明是公侯贵女,却无一丝半毫的抱怨。
越凌望着自己身边这位温柔贤惠的女子,心中无限感叹。
太子命苦,可这位温姑娘,又何尝不是命苦的呢?
打她懂事起就明白,自己这一生,都是要为家族奉献的。
温无暇姿容秀美,性情柔顺。哪怕温家如今已经不是顶级门阀,单以她的品貌,都可以轻易觅得如意郎君,度过幸福安稳的一生。
只可惜,她姓温。
打从太子出生,她的一生便已注定。
因为先皇后一时糊涂做下的错事,不得不用两个女孩的一生自由来偿还。稍有行差踏错,更是举族俱灭的祸事。
两个女孩年岁相仿,又背负着同样的秘密,承担着相同的重担,自然感情极好。
她们是彼此最亲近的同伴与家人。
“阿越,我们不应该停在这里的。”温无暇沏了一壶茶,取走越凌手中早已凉透的开水,亲自将热茶送到越凌唇边,“你已经烧了三天了,再不请大夫,就危险了。”
越凌就着温无暇的手喝了两口茶水,说道,“没关系,我能撑得住。赈灾的事情要紧。”
她的嗓音低沉,带着一丝磁性,听起来并不像一般女子的声音。
原主最初的嗓音不是这样的。在她十岁左右,正常男子开始变声的年纪,温皇后留下的亲信便开始让她服用一种特殊的药物。
长期服用这种药物,不但能改变了她嗓音,使她的声音听起来与一般男子无二,也让她的肤色由白暂转为麦色。单从外表上来看,她完全是一名斯文俊逸的美青年,举手投足间丝毫不显女气。
不过在越凌看来,这位太子殿下的身子着实弱爆了。
只不过坐着车在风雨中颠簸了几天,温无暇都还没问题呢,她倒先病倒了。越凌穿过来的时候,就摊上这么个昏昏沉沉的脑袋,和起个身都困难的身子。
温无暇见越凌始终神色恹恹,忧心更甚,她道:“即便是为了赈灾,那也是早一步赶到洛城的好。若是去得晚了,岂不又要被陛下责骂?”
越凌闻言,皱了皱眉头。
在原主的记忆里,她的这位父皇待她可谓严厉至极。
这位皇帝本身算得上是个明君。他任人唯贤,治国有方,既不好色贪杯,也不铺张奢靡,对内对外都很有一手。
唯一的问题是,他在子女的教育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雍国是草原民族起家的国家。重武轻文,善于征战,崇尚强者。作为雍国子民,可以不学无术,但绝不可不善骑射。
甚至于贵族子弟的成人仪式,就是必须亲自捕获一头凶猛的野兽。
在十八岁生日到来前,所有的贵族子弟都必须凭自己的力量前往圣山,亲自猎取一头猛兽。
这成年仪式,被称之为“神狩”,寓意为神前的狩猎。所俘获到的猎物是要敬献给神明的,所以绝不能作假。
猛兽可以是狮子、老虎、棕熊……猎物越是凶猛,猎手就越能受到人们的追捧和敬重。
越凌记得,二皇子赫连磊早在刚满十五岁那年,就已经亲自在围猎中俘获过一头棕熊。对他的神狩成果,皇室中每一个人都充满了期待。
而原主赫连越现下已经过了十七岁了。再不到一年,她便要与誉王一同进圣山狩猎。但她至今为止最好的围猎成绩,不过是一头雌鹿。
而且,她还因为那头雌鹿疑似有孕在身,当场将那猎物给放了。
越凌觉得,这真的不能怪原主。作为一位体质本就不大好的女子,她真的已经尽力了。自打她记事那天起,生活便是起早贪黑地读书、训练,真正的三更眠,五更起。十数年来从未有一日间断。
她的学问见识,就连大学士都说好,她对政治决策的领悟也远高于誉王。
但可惜的是——在雍国,学问永远不如武力来的重要。
原主的体能与誉王相差甚远,甚至随着年龄的增长差距越来越大。这天生由性别差距所造成的鸿沟,无论她如何努力都无法改变。
雍景帝也曾对她充满期待,原主甚至是整个雍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在皇帝生前便被正式确立的太子。年少时,她也曾爬上皇帝膝头,听皇帝手把手地教导她如何处理政事,批阅奏折。
只是这么温馨的亲子岁月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她与誉王在体能上的差距越来越大,皇帝看她的眼神也愈加失望。
他开始对原主疾言厉色,冷眼相看。稍有差池便会对她严加训斥,再也不是当初那温柔和善的父亲了。
面对这落差,原主惶恐不安。她对雍景帝的命令愈发看重,但凡雍景帝交代的事情,拼尽全力也要做到最好。
只可惜,不管她如何努力,也再难得到自家父皇一个赞许的眼神。
比如现在,赈灾晚到了一两天这种事情,放在誉王身上根本无关紧要,但对原主来说,却是相当严重的问题。
只不过,这是对于将父皇视为天神,拼尽全力也想让他满意的原主而言的。
至于越凌——她才不管皇帝满不满意呢!
不服?不服憋着!
越凌昏昏沉沉地躺着,她斜瞟了一眼坐立不安的温无暇,轻声道:“你放心,我自有分寸。我们这一趟除了赶路,最重要的是要把赈灾的银两送到。
我们歇上一宿,最多是晚半日行程。回头父皇就算斥责,不过一两句也就过了。可若是在这天气里赶路,出了意外那才真是不好的。”
温无暇心中一凛,随即正色道:“阿越说得是,是我想岔了。我这就去叮嘱他们仔细些。”
作为太子妃,温无暇的政治素养绝对不低。她与太子,并不只是普通的名义夫妻,更是搭档、是战友。
她所关注的,也绝不仅仅只有太子的日常起居。就连太子的心腹们,也同样敬重这位见识不凡的太子妃。
越凌点点头不再多话。持续的高烧严重消耗了她的精力,就连维持大脑的正常运转都很难做到。
车外有人匆匆来报:“殿下!我们派去探路的人回报,前方一段路刚刚遭遇了泥石流,路被冲回了,过不去了!”
“啊?”温无暇闻言,忍不住掩住嘴唇惊呼出声。
车外那人还在说着:“还好殿下英明,我们没有冒雨前进。若是刚才我们没停下来,只怕此刻就被那泥石流冲个正着了!”
越凌的神色平静,看不出任何情绪波动。她强打起精神,低声道:“既如此,所有人修整一夜,明日一早再绕路前进。”
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越凌早已知晓。
可以说,这场突如其来的泥石流,正是原主这一世命运的转折点。
在命运正常的那一世,这次前来赈灾的任务,被誉王主动请缨抢了去。原主生性温和,并没有与他相争。
结果,誉王行至半路,忽逢大雨。为了赶路,遇上了突如其来的泥石流。人手虽然没有损失,但赈灾的银两却大半被泥石流裹挟着,沉入山下的滚滚江水中去了。
誉王狼狈不堪地抵达洛城。没有足够的赈灾银两,又忽逢灾后瘟疫暴发,誉王赶紧借口要回京再调银两,就匆忙离开了洛城。
回京后,誉王被雍景帝狠狠训斥了一番,改派太子再次前往赈灾。
太子前往洛城时,带足了粮草和药品。她冒着被传染的风险,费了极大的气力,终于将洛城从濒临变作死城的惨况下,拯救了回来。
此次赈灾,太子获得了极高的赞誉,而誉王一系则因此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好几年都一蹶不振。直到誉王通过苏玉婷,搭上了苏家的人脉,才重新恢复了声势。
作者有话要说:今日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