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五十五章哄抢之势(3)(第1/2页)
“皇兄,臣弟有个疑惑。”
某处酒楼,三楼雅间。
楚徽站在临街的窗户旁,俯瞰着熙攘的人群,在人群中有兵马司的人,负责维持着秩序,而在这期间,不断有车驾停靠,从车驾里走出的人,步伐匆匆的朝会馆里走去。
楚徽的眉头紧皱着。
“什么疑惑?”
坐在锦凳上的楚凌,笑着对楚徽道。
“臣弟自随您摆驾归宫,就管着宗正寺。”在楚凌的注视下,楚徽转身走来,撩袍坐到楚凌跟前。
“这前后发生多少事,臣弟就不提了,也提不过来,但对于一件事,臣弟却是门清的,那就是朝廷的国库储银,始终是不够用的。”
“是。”
楚凌点点头,“开支多了,征收不够,这入不敷出下,国库就是这样的,这也是朕为何叫萧靖兼户部尚书的缘由。”
“那臣弟就不懂了。”
听到这话,楚徽伸手指向窗户处,眉头紧皱道:“他们的钱,是从哪里来的?朝廷的钱不够用,底层的钱不够用,可为什么他们却有这么多钱?”
此言一出,叫在旁站着的李忠、郭煌等人,无不是低垂下脑袋,此间的气氛变了。
“这个疑问挺尖锐。”
楚凌笑笑,打量着楚徽。
“臣弟的疑问还没讲完。”
楚徽继续道:“在朝廷遇到难处时,需要有人来帮着分忧,一个个都说自己没钱,给人的感觉,他们都很穷。”
“可现在呢,朝廷变好了,大势变好了,一个个又都有钱了,他们如此反复,就不怕朝廷派人查吗?”
小祖宗啊!!
这话能讲吗?!
李忠脑袋低垂,可心里却急了。
这话何止是尖锐啊。
这分明是捅破某些窗户纸啊!!
“朕来回答你第一个疑问。”
楚凌伸手拿起茶盏,将盏盖掀开,语气淡漠道:“眼前这茶盏的茶水,就是我朝流通的制钱,这些制钱是经中枢及地方所设铸币有司,铸造成金银铜元,通过对外采买、官俸、军费、大工、赈灾等各种手段向下发放的,这就形成了流通。”
“朝廷制定的赋税制度,牵扯到农、工、商等诸多领域,目的在于通过对应税类税目,合理的收取其中一部分,以形成一个整体,继而应对各项开支,有效构成一个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趋势。”
“是。”
楚徽点头道:“这样的制度是好的,可臣弟想不明白,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差错,竟然使朝廷的钱,底层的钱不够用,可有些人的钱却无穷无尽?”
“其实你懂。”
楚凌平静道:“贪腐,徇私,舞弊这些,足以让这个循环下的钱,有一部分被个人揣到腰包里。”
“可除了这些呢,还有各种手段,如逼良为娼,低价兼并,高价哄抬……这就形成了一个趋势,即普罗大众辛苦付出下,创造出的财富被吸走了。”
“特权!!”
楚徽语气铿锵道。
“没错。”
楚凌点点头道:“从权力诞生的那刻起,与之而衍生的就是特权,而这一特殊产物,是永远无法取缔的,除非没有权力。”
“而没了权力,也就没了统治。”
“这也是朕为何狠抓吏治的原因,还有筹设对应有司的原因,既然无法取缔,那就把特权收到一个笼子里,在笼子内随意怎样折腾,但是突破了红线,谁冒出来,那就抓谁,查谁,杀谁!!”
楚徽有这样的状态,楚凌是理解的。
简单一句话来概述,就是背负极大负担与压力,面临着失败就会失去很多的大势下,终于把一件事给办成了,可在看得见,看不见的地方,却有很多蛀虫在啃食着红利,关键是抓这些蛀虫,还要在规则内进行,不然的话就会引起很多风波。
这感觉是很难受的。
“皇兄,他们就不怕有司查吗?”
“怎么查?”
面对楚徽的反问,楚凌开口道:“就说这次边榷员额竞拍,其中有一批人,是宗藩的门下,你能查到这些,是因为有锦衣卫在暗中摸查,所以你能知晓这些。”
“可你想过没有?”
“跳出来的这些群体,又有多少是藏在暗处的代言人?他们在人前,一个个都是高贵的,是意气风发的,可在看不到的地方,又做过哪些卑躬屈膝的事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五章哄抢之势(3)(第2/2页)
楚徽沉默了。
他如何能不知这些,他只是觉得不该这样!!
哪怕楚徽知道,他有这个想法是很可笑的,可……
“长寿啊,只要有权一日,则斗争与博弈就永不休。”楚凌站起身,伸手轻拍楚徽的肩膀,神情自若道。
“朕知你厌恶这些,排斥这些,可现实就是这样,站在统治阶层的角度,要的是一个恰到好处的境遇。”
“吏治清平,天下大同,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景,能不能实现,是谁都说不好的事情,但是作为统治阶层,特别是处在最高位置的,要以此作为目标不断前行。”
“就像刘谌这次做的,把边榷员额竞拍折腾的如此大,甚至还在竞拍会馆外竖起了一个个牌子,以明确每个边榷员额的最终竞价是怎样的,能叫普罗大众有一定知情,你觉得这是为了什么?”
“臣弟愚钝,还请皇兄解惑。”
楚徽抬手作揖道。
“透明公开!”
楚凌双眼微眯道:“在过去我朝对待很多事,都是在没有公开下进行的,可人心是一杆秤啊。”
“政策的好坏,只有惠及的人能评判。”
“不公开,就意味着有猫腻。”
“很多不好的事,就是在这背景下进行的。”
“而公开了,就能叫更多的人知道,朝廷在这件事上,的确是拿到了不少利,但这些利不是朝廷强征的,而是有人心甘情愿要给的。”
“能叫他们心甘情愿,这就代表着其中有利可图。”
“如此就形成一个共识,至少在边榷这块是这样,其中是存有暴利的,竞拍到这些的人就不说了,就说朝廷针对边榷征税这块儿,不会再出现像过去那样,有人煽风点火下,就有人质疑朝廷的决断。”
“可世人是会遗忘的。”
楚徽抬头看向楚凌,“当新的事出现,世人的注意就会被转移,到头来,还是会出现……”
“这句话说得好。”
见楚徽说着说着不再说话,楚凌伸手道:“对于世人而言,他们真正关心的,其实并不是真相怎样,而是探寻真相的这个过程。”
“有些人就是利用这一点,会在这过程中煽动人心,继而形成有针对性的舆情。”
“但长寿你不要忘了,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或许在这个过程不办,不代表以后不办,而办这些之前,是要有规矩的办,这就体现出了制度的重要。”
“底层的日子过得好,谁会在意这些?”
“有舆情,这代表着斗争的激烈,但与此同时,也给心有良知的统治阶层,起到了一个敲钟的作用。”
“朕是大虞皇帝不假,可靠朕一人,能有效统治好大虞吗?答案显而易见,不能,因为朕一个人,无法把所有事做好。”
“所以就有了长寿,有了朝中那帮大臣,有了地方那帮大臣,只要在你们之中,有知晓自己本心的,那么这世上就不会有那么多冤屈。”
“等到有一日啊,当这个你们之中,绝大多数都失去了本心,那么大虞社稷啊,就又到了动荡的时候。”
“皇兄,臣弟不会的!!”
听到这话,楚徽立时表态道。
“呵呵。”
楚凌笑笑,伸手轻拍楚徽肩膀,但他却没有再说别的,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
王大臣这可不是好当的。
等到皇嗣出现了,那就有新的变数了。
而等楚徽娶妻生子了,这也会有新的变数。
有些东西啊,其实一直都是在重复的,对于这些,楚凌是觉得无趣,可现实就是这样的。
你不在意,终归是有人在意的。
这就是人性。
几十年光景弹指一挥间,可这几十年又何其漫长,处在顺境下怎样都好说,可处在逆境下那就是度日如年啊。
这世上其实不变的,恰恰是多变的人心人性。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俯瞰着眼前熙攘的人群,楚凌轻叹一声,言语间透着感慨道,有些事其实是在循环往复的。
但也是这样,楚凌的心底燃起斗志,他知自己选择的路很难走,但这行走的过程,不就是最有挑战的吗?
如果这条路叫他走了下去,走通了,那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值得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