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五十九章
曹寅与李熙也是倒霉, 刚出去没几日, 就得了后宫遭火焚的事儿。二人吓了一跳, 急忙赶回来,路上本想与纳兰性德会和, 却怕康熙这边等不得, 二人只得骑马飞奔, 留纳兰性德一路乘船, 陪着耿精忠一家顺大运河北上。纳兰性德的折子则托这二人带回去。
至于端嫔,纳兰性德只当日行一善, 帮着大龄青年娶个媳妇,还是别人不要的媳妇,乃是大好事一桩。不过, 让纳兰性德觉得惊讶的是, 这位端嫔果然非一般封建女子,偌大一个皇宫,戒备森严, 只不过指点了她几句, 她竟然能自己跑了出来。也幸亏她跑了出来,否则, 康熙后宫留着这么一位能默出清朝第一词人的诗词之人, 对纳兰性德来说, 还真是一个不定时的□□, 让人忌惮。
要不怎么说误会与消息不够完全, 会造成人判断失误呢。端嫔借着这次误会, 阴差阳错离了皇宫,也彻底死了对康熙那片深情。王南则借机娶了心口朱砂痣。至于二人之后日子过得如何,则不足为外人道也。
却说曹寅与李熙得了康熙召见,并排进来朝上叩拜。康熙不耐烦道:“都起来吧。叫你们去五台山一趟,日子尚短,不知打听出来什么。”
二人便各自袖了折子,将一路所见所闻说了。康熙听说虽有几处遭了水灾,好在面积不大。加上三藩逐步平定,康亲王杰书与安亲王岳乐两路大军马上就要班师回朝,路上还算太平。康熙松了口气,对二人道:“朕自登基以来,多次想奉太皇太后出行。奈何诸事繁杂。今年秋前往五台山,一来是向蒙古王公展示我大清威仪,二来,也好巡视黄河防务。三来,也全了朕一片孝心。”
曹寅与李熙多少都知道一点儿五台山醒迟和尚之事,故而,对康熙的孝心只有表示赞同的。康熙看了二人折子,又细问了一番,放下这边庶务,又问纳兰折子之事。
听曹寅说,耿精忠面上虽有归顺之意,心中怕还有不甘。待其还京之后,还需谨慎处置。康熙点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似耿精忠这等,哪怕是娶了咱们家的格格,心里也巴不得面南称王才好。只是如今福建刚刚平定,不好动他,以免再起祸端。”
曹寅与李熙对视一眼,都纳头称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康熙轻飘飘的一句话,将二人置于水火之中。这二位算不上汉人,也没有满人血统的旗人,就这么干站在大殿里,听康熙肆意谈论耿精忠这个皇家女婿。
等到康熙侃侃说完,放二人出来。曹寅方觉出后背上的汗来。趁走到角门,无人留意,对李熙说句:“李哥,今上果然越发威严了。”
李熙点头,“那可不是。比之幼年之时,大为不同了。”到底是皇宫大内,二人不敢随意交谈,短短几句话说完,便互相告辞,准备回家拜见高堂。
曹寅还好,孙嬷嬷乃是曹寅之父正妻,曹家发家晚,别说曹寅他爹,就是曹寅自己,也没什么通房姨娘之流。人口简单,回家就舒心自在。李熙不同,他爹李士祯乃是认了正白旗李老爷子做干爹,改性李。原本家里就有原配,李老爷子给干儿子又娶了位媳妇,弄了两头大。更倒霉的是,李熙之母文氏,既不是原配腰杆儿硬,又不是后妻出身好,而是两位大房斗气,夹在中间做出气筒的一房妾室。要不是文氏命好,做了康熙奶娘,只怕如今还在李士祯府里受夹板儿气呢。纵然有康熙关照,文氏过的日子好了,李熙在家也有话语权了,回到家里,两位主母的日子,还是不怎么好过。如今这两位嫡母也不知怎么了,合着文氏成日里找李熙之妻韩氏麻烦,只挑她成亲数载,不曾有孕说事儿。今天你送一个丫鬟,明天我赐一个通房的。叫李熙与韩氏叫苦不迭。韩氏屡次要求回娘家,李熙则宁肯常找康熙要求出公差,也不愿留在家里,面对三位高堂。要知道,就连他亲爹李士祯面对这三个女人,心里还发憷呢。
奈何家里该回还得回。谁让李士祯只有李熙一个儿子呢,连分家都成了妄想。与曹寅一同出了宫门,二人拱手告别,各奔家门。曹寅自去家里拜见老母,李熙则顺着原配娘、后娶娘和亲娘的顺序走了一趟,而后去书房看看,见李士祯还没回家,便回到自己的院子里。李熙妻韩氏正带着小丫头收拾衣服,瞧见李熙来了,急忙丢了手里的衣服迎上来。
李熙见了,皱眉问:“怎么,又要回娘家?”
韩氏噗嗤笑了,叫小丫头们都下去,拉了李熙坐下,给他端茶倒水,伺候李熙喝了半盏茶,这才挨着坐在旁边,揉着李熙的肩膀,笑说:“不是回娘家,我呀,有更好的去处呢。”
李熙一听这话笑了,问:“你除了回娘家,能有什么好去处?你妹妹家,还是你姑家?”
韩氏冷哼一声,“自然有好去处。总比天天受夹板气强。”眼瞅着李熙不高兴了,韩氏急忙哄道:“长公主,乳名翠花的,你还记得?”
康熙朝唯一的正经皇姑,李熙怎会不知,因见韩氏不像开玩笑,问道:“怎么,你要去公主府?”
韩氏笑着伸出一根指头,摇了摇,“猜对一半儿。”
李熙笑问:“那另一半呢?”
韩氏咯咯笑道:“今日我去姥姥家,正巧,舅妈要去公主府送礼,恭贺乔迁之喜。我们娘俩好,便带着我去公主府拜见。你可知道,我碰见谁了?”
李熙是搞情报出身,专职康熙御用密探多少年的人,这点儿政治觉悟,还是有的。能让韩氏不用忌惮三位婆母的,势必是位大人物,还得是位妇人。若不然,也不能叫韩氏见着。想了想,问:“可是见着了宫里哪位娘娘?”
韩氏笑着点头,“是位大娘娘,太皇太后呢。”
李熙闻听,惊喜道:“如此说来,太皇太后指你去公主府伺候长公主了?”
韩氏噗嗤笑了,说:“又不是公主府缺人手,叫我伺候干什么。我呀,是太皇太后亲点,叫我过些日子,陪长公主一同去五台山呢。”
李熙想了想,嘱咐道:“如此也好。你这些年没几日舒心的,长公主性格阔朗,跟着一起去走走,只当是散心了。”韩氏闻听,心中一酸,对李熙道:“你能知道我不容易,我心里就好受多了。”
李熙抓了韩氏的手在怀里,叹气,“当年娘是怎么过的,我岂会不知。只是没想到,你虽是当家大奶奶,日子比娘当年还不容易。”
韩氏垂泪道:“不怪三位太太,谁叫我这好几年了,也没给李家添个一儿半女。”说到这里,转而喜道,“京城的寺庙我都拜过了。这回,我去五台山好好拜拜。指不定,佛祖慈悲,回来咱们就能添丁了呢。”
李熙不忍韩氏操劳,却也不能劝她不去,心知无论韩氏如何,势必无功而返,只得笑着劝她莫要只顾拜佛求子,侍奉好长公主方是正经。韩氏笑道:“这我能不知道,还用你说?”
李熙点头,“是,大奶奶乃是咱们家第一聪明的大奶奶。”韩氏听了,略一迟疑,随即明白这话里的弯弯,噗嗤笑道:“那也是最蠢笨的大奶奶呢。”夫妻二人笑作一团,享受闺房之乐不提。
再说长公主陪了太皇太后一天,至晚方归,送太皇太后回慈宁宫,李安安奉命,送淑惠妃回寿康宫。
太后宾天后,淑惠妃便是寿康宫位份最高的。看天色还算早,不愿见端顺妃几个,叫她们打听这打听那的,淑惠妃索性留了李安安吃晚饭。
这娘两个一起吃饭,相处还算和睦。一时饭毕,淑惠妃留李安安说会儿话再走。就听宫女来报,说乌雅贵人来了。淑惠妃笑说:“不是说了,她月份大了,不必晨昏定省的。”
小宫女道:“贵人来了几回了。刚开始是主子没回来,后来听说主子在用膳,便先回去了。”
淑惠妃这才道:“请进来吧。”到底可能是未来皇子之母,不好深得罪了。
小宫女出去,不一会儿,绣安扶着肚子,身边紧跟着两个小宫女,三人一同进来给淑惠妃请安。
淑惠妃道:“快起来吧。这月份大了,你也多当心着。本宫这里,很是不必在意那些个虚礼。”淑惠妃身边宫女急忙搬了凳子,请绣安落座。
绣安笑笑,又要对李安安行礼。李安安笑着摆手,“且好生养着就是。等你生了小阿哥,行多少礼来,本宫都不拦着。”
绣安闻言一笑,不置可否,转回身来,慢慢坐在凳子上。李安安瞧她有话要说,便对淑惠妃告辞回去。
淑惠妃点头,叫贴身宫女送李安安出门,末了,还叮嘱道:“今日本宫瞧着,太皇太后是真喜欢那个李熙的媳妇。你有空跟长公主说说,多带她来宫里,陪太皇太后聊聊宫外的见闻。”
李安安笑着应了,行礼告退。等到出了寿康门,李安安谢了寿康宫宫女,请她们留步,这才带着葱香、王贺几个人,慢慢往启祥宫走去。
葱香趁着没到慈宁宫,黄昏时分,路上没几个人,小声问道:“主子,奴才瞧着,那个韩氏,跟绣安,怎么就这么像呢?”
※※※※※※※※※※※※※※※※※※※※
听说满人不太喜欢人家称呼全名,比较喜欢叫名字。若有冒犯之处,还请勿要介意。
看着收藏减少,我十分感慨啊亲们。最近忙得更起来比较紧张,文字粗糙了些。以后有空修文。不过只要上了榜单,就一定会更够榜单要求的。亲们放心哈。
今天小剧场木有了,鼻炎犯了。睡觉去算了。那位亲有治鼻炎的好法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