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八十八章
僖嫔是个急性子, 奈何没有宜嫔肚子里那么多心眼儿, 故而, 虽然得宠,却没能养好身子怀上孩子。原本以为是天意, 哪知是人祸。能忍一天, 已经不易。送走李安安, 带着刘春、绣春回屋, 就要发作。好在她还记得娘家大嫂如今人在京城,院子小, 又怕人听见,暗暗狠狠骂了几句罢了。
这边绣春请僖嫔息怒,且吃饱了饭回京再说。那边李安安回到自己院子里, 换了衣服, 摘了头上宫花、簪子,茴香已经把饭菜做好端上来了。李安安洗手吃饭,举起筷子, 先问德常在今日吃的什么。
茴香笑答:“好叫主子放心。蒜香方才就来说, 今日德常在吃的主食是鸡蛋手擀面,菜是萝卜炖土豆和蒜薹肉丝。”
李安安叹道:“委屈她和小阿哥了。等回到京城, 记得交待内务府多加些鲜菜、豆类。牛羊肉也莫少了。若是她份例不够, 尽管从我这儿出。”
葱香一面给李安安盛面条, 一面笑说:“您就放心吧。少了谁的, 也少不了德常在的。德常在领的可是贵人份例, 比咱们这屋少不了多少呢。”
李安安笑说:“她那里纵然不缺, 咱们该问的也得问。不为别的,总归是尽到心意。”葱香明白李安安这是不愿意叫人抓到把柄,便点头应下,交待茴香以后多操心。
二人伺候李安安吃完饭,收拾了碗盘下去。端了热茶上来。李安安叫二人先去吃饭,等会儿再来伺候。此时王贺吃完饭回来,替二人站在门口候着,葱香与茴香一起下去小厨房吃饭。
过了一会儿,王贺瞧四处无人,小心站到东间门槛外,说道:“主子,刘春这两日怕是要忙了。”
李安安正拿着手油涂手,闻言抬头,问:“怎么说?”
王贺道:“难说,奴才瞧着,他好像在算这些年钟粹宫吃了多少药。”
李安安闻言抿嘴儿,到底还是没笑出声来,摇摇头,说道:“算那个做什么?”
王贺躬身说:“奴才琢磨着,是不是看那些药到底好不好呢?到底,钟粹宫这么多年没个小主子降生。”
李安安心里大约明白,怕王贺在外跟别宫太监说话漏出来,便交待他僖嫔吃了娘家送来的药方求子一事。王贺恍然,“奴才说呢。僖嫔娘娘也算得宠,怎么钟粹宫这么多年没小主子降生。”
李安安奇了,问:“可有什么讲究?”
王贺答:“主子,寻常百姓人家,有几个女子不会生孩子的?要说起来,反倒是大户人家的妻妾怀孩子的少。奴才琢磨,就是大户人家有钱,吃得起药。人呐,靠的是活动,多活动活动,身子骨才硬朗。成日里坐在炕上,稍微有些头疼脑热就吃药的,多半越吃越弱。没见那农户人家的孩子大冬天光着头往外跑也没事儿,地主家孩子七八岁了还不会走来着?说是药补到底不如食补,不如多跑跑多跳跳。”
说的李安安笑了,乾隆的嫡子据说到了五岁还不会走路,都是给奶娘抱着,可不就应了这句话了。不过,僖嫔也算倒霉,谁知道娘家送来的保养方子竟然有问题呢。想了想,李安安叹道:“到底古人说的对,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既然已经泼出去了,当各人有各人的造化。管的多了,反倒结仇了。”
王贺会意,问:“主子的意思是,僖嫔娘娘那方子未必就是她娘家故意送来的不好方子?”
李安安摇头,“人家娘家的事儿,咱们从何得知。不过是感慨两句罢了。不过,若是那位纳兰氏但凡有一点儿明白,就不会明知方子不对,还送来给小姑子吃。”
王贺听了,点头应道:“赫舍里家大奶奶,奴才也见过,瞧面相,是个实诚和善人儿呢。”
李安安点头,“谁说不是呢。前几天僖嫔还说她从小跟赫舍里大奶奶最亲呢。这种事儿,谁说得准呢。”
说完,主仆二人只有叹息。不一会儿,葱香与茴香吃完饭回来,王贺领着小何子去院子里洒扫,因刚化了雪,积水的地方该垫土还得垫着些。德常在隔着窗户听见外头动静,也叫小李子去帮忙。这边正忙着,就有外头侍卫过来通报,说过五日天气好转,就要启程回京,通告各个院子准备收拾行李。
王贺听了,急忙说记下了,一会儿就跟主子通禀。小何子倒了热水请侍卫们喝。侍卫们到底是正经男人,不好在宫妃院子前头呆时间长,水也不敢接,就忙着往下个院子去了。
王贺叫小何子、小李子接着收拾院子,自己抽身到堂屋跟李安安报信。李安安点头,“既然如此,咱们就收拾收拾吧。别的东西倒罢了,首饰、鞋子、衣服和帕子之类的要全带走。多备些点心路上吃。尤其德常在那边不能饿着。另外,德常在有孕,这一路奔波,少不得要带上些养胎的药。你得空请太医来一趟,若有保胎的丸药,多要些交给德常在贴身带着。若是没有,也得多抓些草药,免得到了路上手忙脚乱顾不上。”
葱香与茴香在一旁用心记下,王贺又问:“小火炉什么的,是不是也得捎几个?”
李安安点头,“这些得带上。德常在那里一套,咱们这边一套。入冬路上冷,你们又是宫里娇养长大的,哪里受得了寒气。到时候少不得多用些炭。这些取暖的,都不能缺。”
葱香一一记下,又说收拾被褥等物。李安安道:“到底跟我时间长了,知道举一反三了。得了,你们安排着收拾吧。收拾好了,给我看看。”
葱香笑道:“跟着主子出来一趟,操心多了,学的自然也就多了。”李安安听了,便放手让她操办,自己在旁揽个总。
因要回京,少不得当地诰命要来拜见太皇太后送别。加上蒙古王妃、抚蒙公主、郡主等前来拜别,太皇太后很是忙了一阵。李安安牢记自己只是个嫔,不是妃子,更非皇后,凡事不出头,由着惠嫔、僖嫔往前凑。僖嫔因心里有事,跟着凑了半天热闹,便推说收拾行李,只留惠嫔一个,跟着三位蒙古出身的太妃,陪着太皇太后接见外命妇。
翠花长公主没打算嫁到蒙古,往往听说蒙古来人了,能避则避。没事儿就到李安安这里坐坐。这日,李安安正看着葱香几个收拾东西,翠花带着鸳鸯、喜鹊来串门儿。李安安笑着迎进来,问:“长公主好歹做出个忙的样子来,要不然,净显得我这边乱了。”
翠花哈哈笑了,“你这丫头,怎么不提我那边一堆人,你这边人少清净呢。”
李安安请翠花到西间坐,那边收拾好了,不比东间杂乱。葱香上前送了茶点,李安安便叫她退下接着收拾东西去了。翠花没事儿来聊天,李安安这边只她一个,扭头吩咐鸳鸯、喜鹊外头踢毽子玩儿去。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听说能玩儿,都欢天喜地出去了。翠花看看屋里,问:“可是要收拾好了?”
李安安点头,“明天就得了。铺盖什么的,等启程那天再装就成了。”
翠花点头,“你这儿人是少了点儿。院子里不说冷清,也太安静了。”
李安安一笑,“不算少了,我一个人有八个太监、六个宫女。也就是这次出来带的人少。加上德常在来了,内务府一时半会儿拨不过来人,便显得有些少。”
提起德常在,翠花乐了,“原先我还没瞧出来。今天一看呐,果然是位有福的。不说承恩一日便有了孕,单凭你这内廷主位,她便受不了磋磨。”
李安安噗嗤笑了,伸手一点翠花,道:“这话说的,都是伺候万岁爷的,一个院子里住着,她过的好了,对我又没坏处。磋磨她做什么。”
翠花咯咯一笑,“话是这么说。你且不看老百姓里大户人家那后院儿呢。”
李安安只笑不说话。翠花猛然想起这位貌似小时候受过嫡母磋磨,一个冬天用了不到一斤黑炭,结果受了寒,不能有孕。怪道宫里人都说安嫔贤惠不争宠。她争宠又能有什么结果。还不如大方些,好歹落个贤名。
李安安倒是没想那么多。看什么大户人家后院儿,偌大一个后宫不就每天人生百态?顿了顿,李安安想起一事,笑问翠花:“怎么恍惚听说,奉圣夫人求了太皇太后懿旨,给她外孙女那来年出世的孩子起个名字?”
翠花听了,想了想才明白说的是李熙之妻韩氏,这话不好答,只得干笑一声,反问:“你怎么问起韩氏来了?”
李安安笑着摇头,“我跟她不熟。只是近来恍惚听着,好些人都说韩氏是打从您府里进宫来着。也不知怎么传的,说是您想认韩氏这胎做干亲。这几天忙,我也没细问底下人。正好瞧见您了,才想起来。想必是传来传去,话走了样也未必。”
翠花一笑,“可不是。我多少日子没见李熙家的了,不过是想着快回京了,派了个人去跟她说,怀着身子,别太操劳了,到底是从长公主府进了太皇太后眼的。没想到话传成了这样。果然,三人成虎呢。”
李安安不过随口一说,听长公主这么说,也便道:“可不是,一句话从第一个人口里说,是该吃饭了。传到第五十个耳朵里,就成了穿什么衣服。啥都有。指不定原本是好话呢,传着传着就给变味儿了。”
翠花深有同感,“正是如此。我哪儿想到还有这流言。”翠花长公主这些日子正是踅摸额驸的时候,若传出了认李熙家孩子为干亲,纵然影响不大,怕是婚事要起波折。故而,说了几句,便无心多聊,起身走了。李安安送到院门外,正好瞧见僖嫔扶着绣春过来。两下照面,僖嫔笑说:“长公主大喜。”
翠花还道她说什么认干亲之事,摆手笑道:“没有的事儿,许是你听叉了。”说着,与李安安、僖嫔道别,就往太皇太后院子里去了。僖嫔站在门口,瞅着翠花一行走远,扭头对李安安说:“怎么是没有的事儿,方才我从太皇太后那儿回来,亲耳听说蒙古科尔沁那边有人来给长公主说亲呢。可不是大喜。科尔沁王妃亲口说的,当着多少人的面儿呢,怎么会听错。”
※※※※※※※※※※※※※※※※※※※※
小剧场:
李熙:喜当爹呀喜当爹。
康熙:爱卿,朕对不起你!
今天去□□联,居然有人说,现在别买,等初一那天,就便宜了。
结果,我果然空手回来了。唉,没法子,就是这么会过日子。坚决等到明天买。初一买下年用的,哈啊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