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九十章
太皇太后着实在焦头烂额。论理, 一嫁父母之命, 二嫁随自己心思, 翠花长公主再婚,太皇太后与康熙都默许了她自己个儿选额驸。之前二人相中纳兰性德, 撮合翠花长公主与性德多次相处。奈何翠花只觉得性德性格太过刚硬, 一板一眼的不如先夫温柔体贴。故而, 此事才耽搁下来。原本想着回京再挑。实在不行, 两三年后,效仿唐时来个榜下捉婿, 也使得。康熙甚至叫人打听衍圣公的嫡系子孙中可有与皇姐年龄相仿者。据说,孔家子弟成亲晚,万一就有那么一两个合适的呢。也是满汉一家亲之意。哪知卓礼克图亲王一家厉害。王妃也不知是不懂满人入关后的规矩, 还是有意为之, 竟然当着三位太妃的面,为自家子侄提亲。三位太妃无儿无女,所依仗者无非是娘家与太皇太后。听闻能给娘家娶一位皇帝亲姐姐, 哪里有不说好话的道理。
当场弄地太皇太后连悄悄回绝了都不成。好在端顺妃与恭靖妃跟科尔沁王妃关系远了些, 不过说了两句话,淑惠妃擅瞧太皇太后脸色, 三人并未多劝, 此事没能当场定下。到翠花带着三位侄女儿赶来, 科尔沁王妃还要再说, 太皇太后指着几个孙女儿笑道:“小孩子们还在呢。且稍等再提吧。”
这位科尔沁部卓礼克图王妃方才笑笑, 说:“老祖宗说的是。自从孩儿远嫁草原, 就时常想念您与皇上。今日一别,太皇太后回京,孩儿不知何日才能再见,总想着多跟娘家亲人多说几句话。好在,侄女儿们都快长大了。等她们会骑马了,也可以常到科尔沁走走,去看看我们这些姑奶奶们。瞧见她们,就跟瞧见老祖宗是一样的。”
到底是宗室远嫁姑奶奶,太皇太后纵然不喜她来提亲,却舍不得给她重话。更何况,卓礼克图王妃自从出嫁后,先后给科尔沁添了三位小台吉,两位小格格,日常陪着卓礼克图亲王南北放牧,教化牧民,可谓劳苦功高。不提她是宗室姑奶奶,单单她在科尔沁的地位,太皇太后就不好给她脸色。只好笑道:“你这话说的。当年你也是在哀家身边长大的。哀家是怎么疼你的,你这几个侄女儿加在一起怕也比不上呢。这么大的人,都快当奶奶了,还跟小姑娘家家似的。”
卓礼克图王妃顺势扑到太皇太后怀里,拿额头摩挲着太皇太后双膝,撒娇道:“不管我多大,到了老祖宗跟前儿,都是孩子。明日孩儿就要回去了,老祖宗且让我撒个娇么。孩儿长辈亲人,就只有老祖宗一个了。”
这话说得太皇太后一阵眼酸。看着卓礼克图亲王,仿佛想起当年多尔衮兄弟几个站在眼前情形,这孩子也是个命苦的,多尔衮那几个只管生不管养的!当即伸手,摩挲着卓礼克图王妃的脖颈,柔声说道:“班第的事儿,哀家记下了。那孩子虽然年纪小,可也有他祖父、他外公当年的风采。你放心,哀家定然给你挑个好儿媳。保管比你当年还要强。”
翠花长公主也在旁笑说:“大姐姐,老祖宗说的是。班第这个外甥,又聪明又能干。别说别人,就是我这个做姨妈的,见着了也十分疼爱呢。”
卓礼克图王妃笑着抬头,拿帕子沾沾脸颊,对翠花笑道:“可不是。这十里八村儿的,不是我这个做娘的自夸。班第这孩子,就没人不喜欢的。听他爹说,过两日班第要随皇上回京,教导他朝廷办差事务。到时候,回了姥姥家,若是有什么他想不到的,还望翠花你这个做表姐的,多多帮衬才是。”
她两个一个按照娘家辈分算,一个按照婆家辈分算,叫太皇太后听了有心说两句,又不好提起。以前在盛京姑娘家没辈分。到了北京城里,太皇太后听的多了见的多了,慢慢也品出来了,汉人骨子里瞧不上满蒙,也有他们的道理。不说别的,瞧这俩丫头,把辈分给弄的乱七八糟的。
还好淑惠妃瞧出太皇太后心里乱,忙站起身来,拉着卓礼克图王妃说:“明日王妃就要回科尔沁了,我备了几样礼物,还请王妃带回给我父母。”说着,拉着卓礼克图王妃就走。
卓礼克图王妃知道话点到为止就好,对着太皇太后与翠花笑笑告退。
端顺妃、恭靖妃也跟着站起来,对太皇太后福身告退。端顺妃顺便把几位小公主一块儿带走。魏德福眼见太皇太后有话与翠花长公主说,跟着把屋里的人都带出去,站在廊下恭候传唤。
等屋里就剩祖孙两个了,翠花方才眼中含泪,扶着太皇太后双膝,跪到身前,叫一声:“祖母,”一声下去,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唯有哽咽不止。摸着孙女儿的头发,太皇太后心里也不是滋味儿,祖孙俩相对无言,过了一会儿,太皇太后才拉起翠花,柔声劝道:“好孩子,奶奶知道你心里委屈。你且放宽心,按辈分,班第到底还是得叫你一声姨妈。”
翠花含泪道:“孙女儿哭,非只为孙女一人。还为咱们家远嫁的那些姑奶奶们。她们——这些年来,苦啊。”说得太皇太后热泪盈眶,恨不得抱着孙女儿大哭一场。皇太极的女儿就没一个嫁的近,尤其是自己的三个孩子,如今就剩下一个阿图还活着。平日里她也少出门,生怕碰见蒙古王公,跟二姐似的,二嫁三嫁,全是阿布鼐那等不靠谱的。为了怕她触景生情,连此次出京都不曾带她出来。若是当年嫁到身边,一国之母,岂会让女儿们受这等委屈?
想到这些,太皇太后不禁悲从中来。搂着孙女,叫她站起来挨着自己坐了,柔声劝道:“我儿不必难受。如今跟当年不一样了。你若不愿去蒙古,偌大一个京城,哪里不能找到我儿婆家。”
翠花含泪,说道:“孙女不怕远嫁。如今三藩初定,皇上他定然也不希望蒙古再起战事。若是国家有命,孩儿愿同姑奶奶们一般,为国为家。只是,孩儿舍不得离开祖母。”说着,两行泪便滚了下来。
太皇太后看了,更加心疼不已。搂着孙女儿直叹,一面骂顺治,当初怎么不多生几个闺女,堪堪留下这么一个独苗苗,为了安抚鳌拜舍了一回,如今总不能再为了安抚科尔沁再舍一回。再说,科尔沁如今的王妃福晋都是咱们满洲姑奶奶,还安抚,安抚个屁!
想到卓礼克图王妃,太皇太后又暗地里把多尔衮骂了一通。个管生不管养的。唤一声孙女儿,叫她且安心。纵然科尔沁开了口,也不能说嫁就嫁了。再说,那个班第,比翠花小五六岁呢。这要嫁过去,大妻小夫的,往后的日子,指不定怎么过呢。
想到这里,太皇太后问翠花,“那个明珠家的大小子,当真看不上?”
翠花摇头,“并不是说人不好,而是说不来。”
太皇太后闻言唯有叹气,道:“也罢。总还是有法子的。”
这边祖孙俩说话,到了晚间,翠花公主伺候太皇太后吃了晚饭,方才离开。那边淑惠妃拉了卓礼克图王妃到自己院子里,分宾主落座,打发伺候的人全都去院子里扫雪,淑惠妃轻声埋怨道:“好妹妹,你这是做什么。传了出去,岂不叫人笑话。还当咱家子弟娶不着媳妇似的。明眼人都瞧见了,人家长公主不乐意呢。”
卓礼克图王妃端着杯子冷笑一声,“关我什么事儿。我又不是她亲妈。”
淑惠妃无奈,劝一声:“你呀,还当是当年睿亲王在的时候,整个皇宫由着你横着走呢?翠花长公主那是谁,那可是当今天子唯一的亲姐姐。平日里,就连皇后见了她,也是谦让三分。阿图这个正经做姑姑的,也不曾与她别过风头。你这般算计于她,她撒个娇,没脸的还不是你?”
王妃噗嗤一笑,“没脸就没脸,好姑娘,如今不是摄政王当朝,可我也不是当年睿亲王的府的大格格。我是科尔沁卓礼克图王妃。”
淑惠妃无奈,只得道:“也罢。你既然这么说,我也没话说了。只是,这为班第娶亲一事,还望你多想想。翠花着实不是最合适的。别的不提,单说她比班第大五六岁,就挺不合适的。”
卓礼克图王妃伸手扒拉自己头上垂下来的珍珠穗子,冷笑一声,“就兴额驸比公主大个五六七八岁的,公主就非得比额驸小?你这是哪门子道理?瞧不起咱女人不成?也是,你比福临还小十来岁呢。习惯了。”
淑惠妃无奈,埋怨句:“你这性子,怎么在婆家活下来的?”
“在婆家人前说话,能跟在娘家人前说话一样?你当我傻。”
淑惠妃听闻,笑一声不吭了。王妃这些年也不容易。出嫁三十年,从垂髫之龄,到如今的五个孩子的娘,单凭自己个儿在婆家站稳脚跟,如今见了娘家人,多年委屈想倾诉倾诉,人之常情。算起来,淑惠妃勉强算是个弟媳妇兼大姑子,淑惠妃不听她诉苦,谁听她诉委屈。说给太皇太后?人家亲孙女儿在呢。
想到这里,淑惠妃柔声说:“若是有什么难受的,只管说出来吧。咱姐俩不说,等出了这个门,你还是王妃,我还是太妃。一言一行,就没这么轻快了。”
卓礼克图王妃低头,半日方笑着抬起头来,柔声说道:“好妹子,谁家媳妇到了婆家没个委屈的。要说委屈,你们姐儿几个才是委屈。王爷待我甚好。孩子们也懂事。草原纵然冬天有白毛风,春夏时候,也是气候宜人。倒是你,这些年一个人过着,身边连个孩子也没,冷了热了,只能自己操心自己个儿,真是难为你了。”
淑惠妃炸然听了这话,一股酸涩涌入胸口。拿帕子揉了揉,隔了半晌,方才苦笑,“都熬过来了。”
卓礼克图王妃叹一声,说:“是啊,都过去了。眨眼间,咱们都老了。你是无事一身轻。可我还要五个孩子,我与亲王年纪都大了。若按照父母的寿命,也没多少年了。总得在临走前,给孩子们铺铺路才是。”
淑惠妃便知王妃一心想给长子娶个身份过硬的媳妇,劝不回来。只得无奈道:“你呀!”
※※※※※※※※※※※※※※※※※※※※
小剧场:
淑惠妃:感谢顺治爷,感谢董鄂妃,没叫我生儿子,我少操了一辈子的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