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三七章
说起钮钴禄凌柱, 没多少人知道, 说起乾隆皇帝, 是个中国人都记得。没错,钮钴禄凌柱就是乾隆的姥爷, 生了个闺女就是孝圣宪皇后, 即某传里那个集武则天、慈禧于一身的娘娘。
李安安好歹对历史较为尊重, 看电视的时候, 特意查了查剧中人物的原型,记住了凌柱这个名字, 不为他生了个有福气的女儿,只为这老爷子活到九十岁,长寿基因间接影响了一代帝王乃至王朝兴盛, 乃至由盛转衰。只是没想到, 凌柱虽为八旗平民,居然还跟弘毅公有宗族关系。如此算来,他的姐妹, 应该也是长寿有福之人。
李安安想了想, 笑着开口:“若是弘毅公伯父家的后人,想来也不错。只是那孩子是个什么样的?”
巴颜夫人道:“凭什么样子, 哪儿能比得上一等公家三格格。”
刚阿岱夫人接话, “她五婶别这么说, 三格格再好, 咱家那不是高攀不起不是。都是钮钴禄家的, 娶了老格格也不错。不行咱先别急着定下来, 咱先托人打听打听。”
李率泰夫人也劝,“都说一家有女百家求。有儿子也是一样。多打听打听,多问问,这家不合适,打听的多了,碰到别的合适的,也说不准呢。”
巴颜夫人这才点头,想若皇后亲妹不能娶,听说颖亲王家还有个孙女,厚着脸皮去娘家求求,指不定能说通。至于凌柱他姐,巴颜夫人不过是听一耳朵,没放在心上。想着回头见了表妹,问一句就得了。
李安安因为对凌柱家长寿基因有兴趣,反倒记下来。当天送走娘家三位长辈,吩咐王贺出去打听。凌柱家不是什么贵族,家里也没多少杂事,不到天黑就问出来了。李安安听王贺说起,吴禄因家里孩子多,叫太太领着闺女和家里丫鬟婆子,每日织布纺纱绣花做活,自己到城里一家书铺做个掌柜,东家是汉人,请个旗人做掌柜,一来看中吴禄性格敦厚不乏灵活,二来也是借旗人的身份,少些麻烦。两个儿子农闲时候去私塾读书,农忙时节读半日书,到城外小庄子上干半日农活。一家子虽然日子比邻里忙碌些,却也算得上家道殷实。
李安安赞叹,“自从祖宗从龙入关,多少八旗子弟卸马还山,整日里无所事事。难得吴禄一家不忘耕读纺织。也不知谁家有福气,跟他们家成了亲家。”
佳慧在旁小心问:“主子看,什么样的人家娶他家老格格合适呢?”
李安安笑着摇头,“人家的闺女,咱哪儿能胡说。可惜了,我也没个亲弟弟。”
佳慧便知李安安十分满意吴禄家风,只是巴颜夫人更看重家世和助力,李安安不能为元亮做主。想到自己今年二十一,前些日子娘来探望,问起四年后出宫后打算,心中十分惶然。看人家吴禄家的老格格,那还是正经镶黄旗呢,略微有点儿家底儿的都看不上。自己这样包衣出身,出宫后年龄又大了,更不知该怎么走了。
李安安没瞧明白佳慧心思,心里想着过几日到皇后小心打听打听,对这位远房堂妹可有什么想法。巴颜夫人相不中,那不是还有六叔、七叔、八叔家堂弟好几个呢么。转念一想,人家亲妹妹正相看人家呢,哪里顾得上八竿子才能打的着的族妹。只得暂且放下此事。
过了端午,天气一日比一日热起来。巴林郡王习惯草原夏天,整日觉得京城酷暑难熬,说了几回要回去。因为阿图长公主舍不得,加上巴林福晋为三妹寻婆家还没定下,只得忍了下来。好在终于叫巴林福晋瞧上一家,原是安亲王岳乐现今最大的嫡子,康熙初年生,今年十八岁,生母继福晋赫舍里氏,名唤玛尔珲。早两年,就封作安亲王世子。将来少不了一个王爵。
皇后听长姐一提玛尔珲,笑道:“咱们家这是怎么了,大弟弟娶了赫舍里家的闺女,三妹妹再选一个赫舍里家姑奶奶做婆婆。”
巴林福晋立马想起来大弟媳妇是仁孝皇后亲妹,宫里那位赫舍里格格的亲姐姐,安亲王继福晋正是她们姐妹的亲姑姑,一拍手,道:“多亏我还没把话说明白呢。这样人家,可是嫁不得。”
皇后笑问:“姐姐刚才不是说再合适没有么。”
皇宫后院,巴林福晋不好多说,只道嫁不得。皇后也不多问,只说:“咱们这样的人家,还是选家道殷实、小富即安的为好。我瞧太皇太后的意思,几位亲王世子,怕是要定下科尔沁那边蒙古贵女来着。”
巴林福晋一想,怪不得自己一提在长公主见安亲王福晋,阿图长公主没打磕碜就同意了。可不是么,这位是打着给科尔沁那帮侄女们选女婿的心思呢。可怜自己还高高兴兴把几家王福晋请了遍。
皇后瞧巴林福晋有些恹恹的,笑道:“姐姐不要灰心。三妹妹什么样的品格,又是太皇太后跟前儿长大的,选婆家只有咱们挑人家的。”
巴林福晋叹道:“主子娘娘莫怪我说话直。打你五岁起,家里就知道你日后定然是要选皇子福晋的。你八岁时候,就知道你是要参选皇后的。哪里有三妹妹如今境况。嫁人,就跟投胎似的。选对了人家,一生顺遂。选错了人家,一辈子苦水。趁着如今三妹妹婚事咱能自己做主,赶紧地定下来。三妹妹日后过的好,也不枉当年母亲临终,托我照应你们。”
皇后轻轻拉着巴林福晋的手,说道:“姐姐的心,我如何不知呢。”姐妹二人互相擦了擦眼角,又笑起来。巴林福晋只道回府去还得踅摸踅摸。皇后笑说:“多瞧瞧那些肯上进的孩子,不必非得在宗室里挑。”
巴林福晋点头应下。正起身要走,外头多福进来禀报,说安嫔来请安了。皇后看左右无事,叫多福请进后殿来。
巴林郡王皱眉,“安嫔可就是安亲王府姑奶奶的孙女?”
皇后笑说,“她父亲乃是庶出,尊那位老姑奶奶一声祖母罢了。”巴林福晋点头,说话间,瞧见一位宫妃,身着嫔位常服,头上挽着半钿,手里托着一个食盒进来,稳步进来,正是李安安。李安安进得后殿东间,穿过湘妃竹帘,对皇后请安。又与巴林福晋见礼。
巴林福晋站起来回个半礼。皇后赐座,李安安奉上食盒坐下。皇后笑问:“又做了什么好吃的?”
李安安笑说:“做了几块红豆饼。配上热奶喝,味道挺不一样的。送来给主子娘娘尝尝。”
皇后笑着摆手,“这六月天儿的,我可不爱吃那个。绿豆饼还差强人意。”
李安安笑笑,轻声埋怨:“主子娘娘不能只顾自己个儿高兴。前几天您去御花园,吹了那么一会儿凉风,肚子疼了两天的事儿可忘了?还吃绿豆饼呢,那东西寒凉,且忍忍,等身子好了再说吧。”
皇后指着李安安对巴林福晋笑说:“瞧瞧,瞧瞧,比小时候姐姐管我还严着呢。我才说一句绿豆饼,引出她多少话来。”
巴林福晋不知皇后受凉肚疼,一听吓了一跳,急忙道:“主子娘娘别怪我向着安主子。到底凤体要紧。”
皇后佯装无奈,拍拍扇子,“得了,听你们的就是。”叫桂枝备下牛奶,好晚上喝。
李安安补充道:“牛奶是凉性的,最好用羊奶温热了喝。”
皇后无奈,“全听你的。”桂枝听了,笑着端了食盒出去,吩咐小厨房不提。
皇后看桂枝下去,问李安安可有别的事。李安安瞧一眼巴林福晋,笑道:“到底是主子娘娘,知道我有别的事儿求您。”
皇后笑骂,“有事不早说,还叫我真当你单单来送好吃的,白高兴半天。”
李安安笑着赔礼,“一码归一码,两件事儿整好赶一块儿了。主子娘娘不高兴,不如我先跪安,出了门儿再回来,好说事儿呢?”
皇后笑骂:“你就折腾长春宫里的通报的人吧。”巴林福晋在旁笑道:“平日里听人说安主子性子恭谨平和,不想这么有趣儿。”
李安安笑着回话:“没法子,谁叫主子娘娘就宠我。”一时屋里人都笑起来。
笑完了,李安安正色问皇后:“我五叔家堂弟,到说亲的时候了。五婶求了我,先跟主子娘娘通通风。过几日,她好来求您个恩典。”
皇后笑问:“可是请本宫说媒呢?”
李安安急忙笑着摆手,“每日里主子娘娘有多忙,别人不知道,我还不知道么。五婶也是宗室姑奶奶出身,哪里不明白主子娘娘辛苦。咱们自是不敢将些杂事给您添乱。五婶的意思是,她这些日子仔细相看,等相看好了亲家,请主子娘娘给个口谕,好叫婚事上体面。”
清朝独特的选秀制度,每年多少人求到皇后跟前,李安安所求皇后自然理解,与求给指个媳妇,或是给挑个女婿一类的事比,都不算个事儿。因此满口答应,还看在李安安面子上,主动说巴颜夫人来求的时候,颁下中宫笺表,好叫男方女方都有面子。
李安安喜得站起来福身谢恩。皇后伸手扶起来,只说叫巴颜夫人定下亲家,只管递牌子进宫就好。李安安连声应下,看巴林福晋在旁,怕皇后姐妹有事,行礼告退。
看着李安安带着人走出长春宫,巴林福晋若有所思,问皇后:“安嫔的堂弟,是做什么的?”
皇后想了想,“巴颜康熙初年就去了。之后李家就出了安嫔一个,她很少提起娘家事儿来。具体做什么,我还真不清楚。”
巴林福晋一听,就知道李家没什么人在朝堂上了,放在一边,一时不曾在意。
却说李安安回启祥宫后,叫人给巴颜夫人传话。巴颜夫人有了皇后懿旨保证,自觉脸上有光,相看起儿媳妇来,更是经心。可惜到底巴颜去世早,祖宗余荫没能留下多少,元亮婚事始终高不成低不就。一晃盛夏过去,眼看元亮一日大似一日,巴颜夫人狠狠心,索性托娘家表妹去凌柱家探探口风。
哪知凌柱家还未回信,居然接到阿图长公主府相邀。巴颜夫人心思立马活动起来,叫人到表妹家递信儿,先别急着问凌柱呢,收拾收拾衣裳,按日子坐车就往阿图长公主府而去。
此时,李安安也得知太皇太后下懿旨,给京中几位排的上号的王世子,均指了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做嫡福晋。一时心里猜测,钮钴禄格格这时候大约嫁不得皇家了。忍不住为那几位蒙古格格叹一声,看似好婚事,有几个会婚姻如意?太皇太后只顾满蒙亲近,怎么不想想,那些王世子见惯了京中贵女风姿能力,有几个能把蒙古格格捧在心上?不知多少对怨偶,又要出现了。
※※※※※※※※※※※※※※※※※※※※
南方又有台风了,暴雨那么大。就不能给北方匀匀吗?又热又干,晒得很。请问,立秋了吗?真的立秋了吗?
不知道为什么,亲们留言,我回复的时候,总是菊花转啊转。亲们能看到我的回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