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三三章
太皇太后自年轻时候, 只爱从大局着手, 不喜欢跟后院女人窝里争斗。但不喜欢不代表她不明白后院那些弯弯绕。眼瞧自己孙子后院即将起火而不自知, 少不得委婉提点几句。谁知康熙十分自信, 只说三千妻妾俱贤惠温顺,心中唯有他这个丈夫,各个缩在宫院,无非争风吃醋而已, 过几天就好。横竖如今太子已定, 太皇太后不怕皇位无人继承, 索性不管, 随他去吧。
孙子的事儿放在一边,太皇太后想起孙女, 也是一阵糟心。好好的京城不呆,非要回东北老家。不是太皇太后忘本, 着实那里人烟荒凉的,有什么意思。康熙见祖母发愁,少不得宽慰几句。太皇太后不好多说,陪着康熙说些闲话,关心关心他的身体,便叫康熙回乾清宫。国家大事全得经他的手,就是太皇太后也不能拿大,天天占用康熙大块儿时间。
康熙尊崇仁孝二字, 又陪太皇太后说了好一会儿的话, 哄她老人家高兴起来, 这才告退出门。
出得慈宁宫,恰好碰见茴香带着启祥宫太监来给太皇太后送东西,见到康熙,远远瞧见銮驾,跪在路边行礼。
茴香这人,康熙也是知道的。镶黄旗包衣世家出身,会来事儿,不烦人,长得而已还行。家里爷们儿也都是干实事儿的,信得过。本来想安置在乾清宫,顶了卫氏的缺儿,谁知后来碰见李熙家那位沈宛,这才塞她进启祥宫。当时也没想这么多,哪知后来果真用上了。见她来,想起沈宛,也不着急走,站路上问这两日安娘娘怎么样了。
茴香听了一阵心虚:任哪个孕妇天天叫关到屋里,不准出门,心情也不会好。更何况,前几日还把当众鞋给掉了,丢死个人。只是沈宛性子软和,李代桃僵,底气不足,到现在只是自己生闷气,还没打罚过底下伺候的人。说来,以前那位安娘娘也从不打骂,跟着她还天天轻轻松松的。哪像这位,一天到晚叫人担惊受怕。心里埋怨,嘴上不敢说,只得跪在地上恭敬回话:“太医昨日刚来看过,说一切安好。”好个屁,太医就差哭求现如今那位安娘娘出门走走转转了。这话姑奶奶敢说?还是算了吧。
康熙自认对沈宛十分体贴温柔,什么都有。听见茴香这么说,料想她不敢不说实话,十分高兴,摘下来手上串珠,赏给茴香,只道是日后启祥宫得了麟儿,还有重赏。茴香伸双手接下,磕头谢恩。
等众人簇拥着康熙走了,茴香扶着膝盖站起来,拍拍衣襟上土,领着人进慈宁宫给太皇太后送礼。太皇太后听说是启祥宫来人,心里一阵腻烦,只叫放门外就是,见也不见,直接打发。茴香回去,少不得费心去哄那位安娘娘。
再说康熙回到乾清宫,收到李熙密信。康熙还以为江南那里出了什么事,展开方知,说的乃是佟家暗中派人查访后海一家院子失火烧死五人之事。康熙皱眉,李熙远在苏州,不便使唤,只得换人去办。事情交待出去,少不得把茴香一家子拎出来罚一通。因办事不力,罚了三个月俸禄,打了几板子了事。之所以没有重罚,是因为在康熙眼里,完全是因为茴香家里人疏忽,不然,还能叫李氏一个弱女子跑咯?圈在深宫二十来年,她懂什么?
二十余年,纵然没有夫妻情分,好歹也是熟人,说杀就杀,这就是皇帝眼里所谓的仁孝!天道不仁,可见一斑。
不过一日,外头就传来消息。消息不是什么大事儿,却令康熙一惊,仅仅是一惊而已。近三十年帝王生涯,多少风雨没见过,康熙瞬间回神,心道老李家还是有点儿门路的,随口吩咐下去,妥善处置、不留后患。
第二日再得到消息,康熙就笑不出来了。底下人翻遍京城,最后查到人已出京。康熙奇怪,“出京不整好,路上截杀就是。这么点儿小事,也值得问我。”
底下人不敢,“是,是坐长公主的马车出去的。”
康熙这才正视此事,问:“当真?”
底下跪着的人道:“奴才查得清。当日,李家三位老夫人还坐马车送出城外。虽然轻车简从,马车也是寻常百姓家的,但奴才年轻时候,曾与李率泰大人共事,认得他家管家。那日,正是他驾车。”
康熙这才信了,笑一声,“朕说呢,单凭她一个深宫妇人,也躲不了这么久。”即刻下密旨,叫追上去,格杀勿论。
底下跪着的人迟疑一会儿,不敢多言,领旨告退。走到门槛处,康熙开口:“不得伤了长公主性命。”
那人心里很是松了口气,答应一声,躬身退了出去。
又三日,这天天气好,初夏十分,又是九阿哥满月,各宫院娘娘们在屋里闷了不少日子,趁机出来散心。因五阿哥养在苏麻喇姑处,太皇太后乐得给他同母弟面子,亲自到延禧宫坐了坐,抱了抱九阿哥。
宜妃出了月子,梳洗打扮一新,坐在皇后下首,陪太皇太后说笑。
佟贵妃与容妃等也各送来满月礼,三三两两来贺喜吃酒席。
太皇太后略坐一会儿,觉着乏了,交待皇后多吃些,自己带着人回宫。皇后领着众嫔妃送出延禧门外,看太皇太后坐上步辇走了,这才重新回来。皇后月份大了,不爱久坐,跟宜妃说一声,吃了杯果酒,就先回去。
宜妃少不得出门送客。等回转来,在座都是妃位,谁也不比谁高多少,宜妃又是个爱说爱笑的性子,登时就热闹开了。觥筹交错之间,佟贵妃冲容妃使个眼色,容妃会意,趁众人拼酒的时候,到佟贵妃跟前儿闲话。就听佟贵妃问:“长公主真回东北老家了?”
容妃点头。佟贵妃又问:“李元安也跟着回去了?”容妃看佟贵妃一眼,不说话。佟贵妃翻个白眼,说:“得了,我知道了。那个沈碗沈奶奶也跟着走了?”
容妃捏着酒杯摇晃,不轻不重“嗯”一声。佟贵妃嗤笑,“她倒是因祸得福,跳出火炕了。”
容妃瞥她一眼,劝说:“贵主儿想开些。您这些年金尊玉贵、锦衣玉食的,如今膝下又养着七公主,过几个月,再添个皇子,儿女双全,多少人羡慕都羡慕不来,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佟贵妃哂笑,“儿女再多,不过是替别人养孩子。早晚得还回去,搞不好,还白落一身埋怨,白操那半世的心。”容妃道:“万岁爷跟前儿,您是头一份儿,就连皇后,都让您三分呢。”佟贵妃又笑,“头一份儿?就凭咱的家世,除了这破地方,嫁到哪户人家,爷们儿不得敬着咱?”扭头去瞧容妃,摆摆手,“我不是说你,安郡王那糊涂蛋,别跟他一般见识。”
容妃笑而不答。正好宣妃、僖嫔端着酒杯过来,容妃索性跟她们一块儿找张桌子划拳去了。佟贵妃瞧满屋绫罗、半房珠翠,看似金镶玉裹,实则不过是个金堆玉砌的火坑而已。可笑的是,多少人明知如此,还前仆后继,往坑里跳。想到这儿,幽幽长叹,端起酒杯往嘴里灌,笑别人?这院子里,有一个算一个,谁不是如此!喝着喝着,佟贵妃自顾自哭了,李元安你个没良心的,枉我对你好了!
众人听佟贵妃在那儿又哭又笑,只道她醉了。叫宫人搀回景仁宫休息。
惠妃瞧众人大多尽兴,劝宜妃今日暂且到这儿,改日再聚。宜妃不乐意,“多少日子没一块儿喝酒了,我还能再喝两瓮。”惠妃便知她也醉了,叫来宜妃妹郭络罗贵人搀扶她回屋歇着,又跟荣妃商量,出头叫众人都散了。
容妃、宣妃瞧见,各自叫各宫的人,打算回去。僖嫔不忿,“主子娘娘交待,后宫之事,她若没空,就问景仁宫和永和宫。她们倒好,问也不问,就吩咐开了。这儿也不是储秀宫、承乾宫啊?”
容妃、宣妃不搭腔,只管叫自己人。平妃在旁抱着胳膊冷笑,“这会儿不是人家地盘儿,日后可说不准。谁叫人有儿子呢。”
僖嫔听了这话,反倒不敢往下接了。
平妃很是瞧不上她这副色厉内荏的样儿,转身带着人出门。迎面来人冲了进来,险些撞平妃身上。一旁宫人惊呼,还好来人绕个弯儿,跪到地上。饶是如此,还是给平妃吓了一跳,酒劲儿都吓出来了。容妃等在屋里瞧着,也都出来看。惠妃对地上埋怨:“哪儿的奴才,一点儿规矩都不懂。”
地上小太监磕头,“奴才寿康宫淑惠妃跟前儿伺候的。淑惠妃有急事,找永和宫容娘娘。长春宫跟景仁宫那里,也叫人去请了。”
众人一听,猜测便是大事。容妃越众而出,问何事。小太监领的命,就是越多人知道越好,偷偷往地上一看,几十双高底鞋齐刷刷迈出门槛,心道这回人多,赶紧大声喊:“淑惠妃请容娘娘赶紧往乾清宫,无论如何拦上一拦。万岁爷要杀长公主。”
※※※※※※※※※※※※※※※※※※※※
这文写两年了。直到这时候,才有些热度。刚我去搜,好么,居然一堆偷文儿的网站。好心疼我的手啊,全都是我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唉,谴责!
准备撸袖子搞事情!哈哈,朝爽文方向发展。种田种两年多了,该换个风格了!娘娘们,撸袖子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