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赵谦谦这么多年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功夫练得炉火纯青,李如文又那么单纯好骗,几乎立刻就把谦谦引为知己了。
李如磨看着姐姐和谦谦聊得火热,心里很是开心,而李如琢则不由得有些疑惑。
这种疑惑在吃午饭时达到了最高。
按照资料显示,赵谦谦以前一直只是个山城的小女孩,十分贫穷,上了大学也一样,每一天除了学习就是奔波在挣钱的路上,按正常情况来说,她可能举止大方,可以态度不卑不亢,也会因为学过舞蹈而保持优雅良好的姿态……可是她吃饭的动作优雅得有些过分,仿佛是哪个贵族人家的千金大小姐。不说她全程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也不说她夹菜的习惯,就连拿勺子的角度,说话前的准备,都十分标准。
这可不是自己琢磨或者模仿就能学会的礼仪,而且看她自然而然的熟练的动作,也不像是偶尔才这么端一次。
也不怪李如文会一见就喜欢,毕竟她给人的印象就是气质优雅的大小姐——恰好是李如文比较喜欢的那种,与高贵的气质形成一定对比的是她的容貌、谈吐、仪表和行事风格,给人的感觉非常亲切,既有贵气,又不疏离。
一般遇见这样的人,和她聊聊天,得到她的附和或者赞同,满足感会很强烈。
李如琢懂了为什么这闺女劝得动李如磨。
如果李如磨知道他哥在想什么怕是要笑死了。圈子里懂事亲切温柔可爱的千金小姐多不胜数,可是他打心眼里喜欢的只有谦谦这一个啊。
他想拍《昭台宫》,他哥给钱,他姐拉资源,都很好,可是认认真真和他一起做准备工作,不把他的想法当说笑的人,只有谦谦啊。这是革命中建立的友谊,不参加的人实在不会懂得。
这样一顿饭吃下来,六个年轻人就互相熟悉了。
金奶奶和杨老爷子见他们想处得不错,就笑眯眯的上楼午觉去了——因为是老年人,又有这习惯,大家也不以为意,且留下大杨先生和陈女士待客。
大杨先生和陈女士还有点年轻人那种早上起不来,晚上睡不着的毛病,没了父母老子约束那话题可就自由了。
陈女士兴致勃勃地指着墙上的《琵琶行》大扇面问:“小谦,上头这个真的是你绣的?”
李家三个一起抬头看,只见上面是一幅狂草的《琵琶行》,墨色淋漓,似有水汽。他们三个都觉得好,只是说不出哪里好,毕竟不是此道中人。
谦谦说:“是我绣的,字也是我写的,还不错吧?反正我挺骄傲的。”
她这一声骄傲,颇有点小女孩儿的矜持的意味,一点也不讨人嫌。陈女士点头说:“字儿真的不错,的确绣得也好,不过我早就想问啦,为什么《琵琶行》这么悲凉凄切的基调,我却觉得这幅字有点儿悲喜交加的意味?”
陈女士是书法上的大家,又擅长治印,字中的情感,一眼就能看出来。
“原作多少有点儿人生最悲苦时遇见知音,聊以酬知己的意思。那是在‘呕哑嘲哳难为听’中遇到的‘感我此言良久立’‘凄凄不似向前声’,不开心事情互相倾诉过后,我想,应该有一点点遇见知音、互相安慰的快乐吧。”
谦谦托着下巴说,她在相府苦哈哈地修行的时候,也有那么一个小知音。你有一份苦难,我也有一份苦难,我们两个拿来交换一下,虽然苦难不变,可是却多了寒夜中相依取暖的暖意。
只可惜在那种地狱般的地方,这么一点点暖意也难以保存。那个女孩子变声期过了之后声音变得略微低沉——放在现代可是难得的沉郁稳重有穿透力的女中音,而在那时候,因为皇帝陛下和皇子们都喜欢如黄莺出谷乳燕离巢的清凌凌娇滴滴的声音,所以这个有着大提琴一般柔滑的音色的女孩子被淘汰了。
在一次宴会后,她被当做礼物送给了当时一位刚入翰林院的新科进士作小妾,没多久,听说是被那进士家里虐待死了。
郑郝觉察到谦谦的情绪有变动,插话说:“诶,谦谦,你的其他本事我都见过了,书法我没见过哎。”
大杨先生说:“这是正巧,小杨上次回来带了一份文房四宝,说是新出的套装,我们还没试过,你来试试开个笔。”
李如文也挺有兴趣的:“难怪你对衣服的刺绣工艺了解这么多,原来你还是这方面的行家。谦妹儿,你年纪这么小,怎么爱好这么老气横秋啊?”
“姐姐,瞧您,您说的我仿佛是个老古董一样。我打游戏也挺厉害的,那是不是就算我重回年轻了呢?”谦谦回了一句,然后和大杨先生说,“师父,咱们先说好,如果这笔墨纸砚不中用,那我可不用,要换好的来。”
她能和大杨先生这般自然地开玩笑,李如琢于是又高看她几分。就算是他大姐,在金奶奶跟前也是像小猫一样乖巧,杨家几个人物都认死理儿,徒弟学生随随便便说话不恭敬,说不定就会被敲打。可是大杨先生看起来却挺乐在其中的,指着杨扶回说:“这小子字儿写得不咋地,眼光还是不错的,我看着还行,不至于用不了。走走,咱们去书房。”
杨家的书房就在花园旁边,复古的中式雕花窗取景很巧妙,适合文人墨客没事看看花,听听鸟鸣,找找灵感。
大杨先生从架子上扒拉下一个大红酸枝木盒子,一整套笔墨纸砚就在里头了。纸是洒金宣,笔是湘妃竹狼毫羊毫
谦谦将里头的东西取出来一一摸过,眉头皱了皱又放开。
杨扶有点儿紧张,问:“是不是哪里不好?”
“这倒没有,都挺好的。”谦谦取隐隐有珠光墨锭嗅了嗅,香气扑面,“仿的李墨吧?仿的不太像,李墨重不在香而在品质,以前是没办法,墨里的胶容易腐烂,为了掩盖胶的味道必须用香料。现在的墨里头那么多防腐剂,可哪里容易腐烂呢?所以这些香料也不过是徒仿古书上的记载罢了?气味上的功夫做到家了,至于品质嘛……试了才知道。”
谦谦取了砚出来,摸一下,说:“砚的材质不错,这个细腻的程度发墨下墨都差不了,可惜雕工一般,童子钓鱼取的聚宝盆的典,太俗了,又是机雕的。”
杨扶摸摸鼻子:“买进来才那点钱,也请不到人工师傅雕这个。他们店里倒是有学徒的雕工——就是太差了些。”
“太差?那就算了,机雕俗就俗吧,好歹还能看。”
谦谦往砚里滴几滴水,取了墨轻轻的均匀地打圆。
沉默了大半天的李如琢终于第一次开口了:“为什么你喜欢机雕的胜过所谓的学徒工?一般人不是都喜欢手工制品吗?说是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