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晴空多云。
辰时末刻,当两辆马车停靠在绿绦巷的两棵柳树前时,陶蓁正正好从白山书院回来。
今日是小满入学的第一日,原本她抽不开身,可为了体现仪式感,还是亲自去送了小阿弟。
小满已为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准备了多时,不像旁的小娃儿匍一知晓要整日离开爹娘,刚到书院门口便哇哩哇啦哭成泪人儿。
小满则不是,他昂首挺胸向陶蓁挥手告别,铿锵有力道:“回去等我考当上大官的好消息!”
陶蓁:“……”
预料中的堪比生死离别的场面并未发生,陶蓁提前酝酿了半宿的情绪,反倒显得她自己个儿矫情了。
去的时候,她携带了上一世俗世间给夫子送礼的恶恶习,向教小满的夫子送了一盒亲手做的点心,好让夫子略略关照小满,用戒尺打手板时,能稍稍放一放水,莫真的将小满的手打肿。
这位夫子年方五十,看起来年老,可显然没有普通读书人的那般端方,笑纳了那盒点心。因着吃人嘴短,主动向陶蓁分享了方夫子的动向:“方夫子已生病告假三日,否则必定是要来迎接陶姑娘的。”
陶蓁第一刻想到的便是那孙子要跑。
三日前大雨初住的那个夜市,青楼的人以他睡了头牌姑娘为理由逼他还嫖|资,彼时她曾借给他五十两银子应急,事后他还亲笔给她写下了欠条。
五十两对一个夫子来说,攒个两年应该能还上吧?不至于跑路吧?
但这位夫子写下欠条的当下,还口口声声要为她做牛做马,每日教书的空闲时间,要来帮他拔鸡毛、劈柴、洗碗碟。
可出了陶家院门,之后的三日,他确然是没有上门做牛做马的。
陶蓁离开书院,在返回的骡车上,心中盘算着,她再给那位夫子三日时间。若他还玩失踪,便莫怪她经由丐帮的口,将他好色失信的轶事传遍大江南北。届时全天下的读书人都以他为耻,那时就不能怪她不给他留面子。
她下了骡车,瞧见绿绦巷口的两辆马车,连忙进了自家门时,果见院里檐下站着前来接她的洪三姑娘家的一排下人。
下人们客气的紧,来接她便接她,竟还不忘送礼。
点心果子,稀缺药材。还有两匹绸布,一匹花色鲜艳,一看便是给她的。另一匹雨后天晴色,适合用来做男袍,竟是连阿井都未落下。
远远比她给书院的夫子遮遮掩掩送的礼要有排面的多。
也吓人的多。
明明洪三姑娘是花八十两银子请的她,八十两已极多。对于仅仅上门面授厨艺这件事情来说,实在是没有必要再送礼。
洪三姑娘的丫头鸿雁道:“我家三小姐说,请陶娘子务必带着您夫君一起去呢。”
陶蓁本是要带阿井的,要利用他烧火的技能,把控好菜品的火候。
可鸿雁竟要专门说交代上一声,难不成洪姑娘是想让阿井站出去将同她打比赛的姑娘们迷的五迷三道,糊里糊涂投下支持她的一票?
鸿雁丫头说完此话,便规规矩矩退后一步,陶蓁怎么瞧都瞧不出期间的蹊跷。
她进后厨收拾菜刀时,便悄声叮嘱阿井:“大户人家的内宅多龃龉,你我前去一定要多警醒。龃龉知道是何意吗?便是□□、多阴谋的意思。”
阿井点点头,做个捂嘴的动作。
陶蓁不免赞许点头:“这回你的悟性非常好,果然远离了小满,便很不一样。”
她同阿井换上外出衣裳,准备要离去时,又叮嘱梳子:“时不时去铁匠铺看看,庄铁匠若调试好了三轮车的车架与轴承,安装好了整辆车,你先推回院里,等我回家再查看。”
现下梳子已经转成了她的正式帮工,一个月一钱五的工钱,若这小姑娘能将口才练利索,就能涨到二钱银子。
除了能日日吃肉、穿不破洞的衣裳,活儿没有家中多,每个月还能有银子拿,甚至还能看到晋升空间……梳子简直对陶蓁的话奉若圣旨,忙不迭的点头。
陶蓁想了想,黄大娘是稳妥的,无需她再叮嘱,终于带着阿井上了洪家的马车,一路往繁华处而去。
-
洪家门前车水马龙,骑马、乘车前来的宾客众多,将一条原本极宽阔的道路堵的严严实实。
等的时间久,行的时间少。
陶蓁今日是前来帮着洪三小姐“作弊”,身份不算光彩,她忖着马车停到一处角门前,她就得躲躲闪闪下车溜进去。
未成想马车停停走走,到不了任何一处角门。
不远处传来一阵嘈杂,不知什么人吵架,竟将道路堵住,车辆更是举步维艰。
现下虽秋意已起、凉风习习,可马车挨马车,里面的人闷在车厢时间久,不由的出了一脸油汗。
车帘从外面掀开,是洪三的丫头鸿雁来传话:“前头是两家人的内眷隔着马车起了龃龉,厮打在一处。家丁们和我家夫人都已前去拉架,可要道路顺畅还不知要等到何时。陶娘子若坐得辛苦,不如下车行两步,我家三小姐已经在门口等您。”
陶蓁早都坐得不耐烦,连忙同阿井两个拎着工具箱下了车。
路边皆是提前下车的女眷,略略遮了头脸,在丫头婆子的搀扶下,要顺着侧门往内宅去。
洪三果然等在路边,瞧见陶蓁同阿井的身影,雀跃上前,“哎哟我等的急死了,生怕时间不够呢。”
时间确然有些紧。
现下已是申时初刻,离午时的正宴只剩短短一个时辰。而卤味恰恰就是最耗时间的菜色。
然任何事情一旦有银子,都能解决大半问题。
譬如卤味放凉这道工序,如若遇上冰块,就能节省许多时间。
陶蓁已略略知晓了洪家的背景,自知区区冰块不在话下。
她笑道:“若抓紧些时间,还是能赶得上。我们现下快去?”
洪姑娘却并不答话,转首先向阿井望过去,又细细看了两眼,方带着陶蓁往宅子里去。
一时清风四起,不远处的吵架声也渐渐缓和。
一辆马车停在路边,梁成业下了车厢,向留在里头的自家娘子道:“散席后你莫等我,我要与几个发小饮酒,还不知何时才回府。”
梁少夫人柔声道:“我命人煎好醒酒汤等你回来。”
她的话迟迟等不来回应,撩开帘子探首去看时,却见他定定望向远处,目光追随着一道素净倩影,迟迟不知回神。
那倩影略略有些眼熟,却又想不起是谁,可瞧自家夫君的神色,那已是发了花痴的模样。
她面上原本的柔情立时散去,放下帘子,闭目而坐,再不说话。坐了不多久,只听车辕上的车夫“驾”了一声,懒懒赶动了马车。
路边,梁成业收回目光,同已候在身边的小厮道:“如何?”
小厮忙点点头,压低了声音:“所有买通之人已经就位,今日确保万无一失。”
梁成业引颈又往远处望过去。
那抹影子已经行到了洪府侧门边,身子一闪,便隐没而去。
-
洪三的院子里有一处小厨房,里面灶膛两处,大砧板两块,水缸两个,外加一个满墙的红木架子,其上各式见过、没见过的佐料摆了好几层。
还有两个厨娘,是要为陶蓁打下手。
今日陶蓁要帮人作弊的场合,便是此处。
时间不宽裕,她立即准备开始。
厨娘已经帮着生好了火,往锅中倒够了水。,只等杀鹅放血拔毛下锅。
小厨房的檐下放着个滕框,里面是两只洁白大鹅。
鹅已预知了今日的命运,陶蓁将将走近,便恐惧的“嘎嘎”大叫。
负责打下手的一位厨娘一只手探进笼子里,抓住大鹅的颈子往外头一拽……陶蓁险些被闪瞎了眼。
黑橙嘴、黑脚蹼,翅膀扑腾着伸展开巨大无比。
这鹅,竟然是天鹅。
论鲜美,自然是天鹅更胜一筹。大户人家果然会吃。
可天鹅肉紧,不够嫩,更适合烤炙。若要用来做卤味,却有些走偏。
“可有家鹅?”她忙问。
洪三却不懂,转头去看两位厨娘。
其中一位厨娘忙恭敬回话:“大厨房只采买了此鹅,那些普通家鹅却未曾瞧见。可要现下就去采买?”
陶蓁摇摇头,来不及了。
若要改做烤鹅,时已立秋,秋燥将至,这种时节却不适合吃烤制的吃食。
“备米酒!”她道。
不多时,一小坛子米酒便被下人一路小跑送进来。
厨娘手中的鹅惊慌失措嘎嘎鸣叫,厨娘捏着鹅头,用力将嘴掰开,陶蓁顺势便将米酒灌进鹅嘴中。
洪三求知若渴:“是要用酒为鹅践行,好送它上路吗?”
“……”陶蓁解释,“酒水跟随血液到达肌肉纹路,口感会更嫩。酒味也能去腥,肉不会有土腥气。”
鹅灌了酒,又活了两刻钟,在厨娘精准划拉下去的两刀下,一命呜呼驾鹤西去。
厨娘们拔毛宰杀之时,陶蓁开始准备各式佐料,要先用沸水烫一烫,再用薄纱布包起来。
“如此操作,佐料好出味,熬制卤汁的时间会快。”她简单向洪三做解释。
然而这个环节只是用于演示,今日却不适合现熬卤汁。
要用到的甜口和辣口卤汁,都是她从家中带过来,分两口锅提前加进水中便可。
厨娘拔了鹅毛、开膛破肚,再将鹅肉凉水下锅焯水。
陶蓁在一旁讲解:“凉水下肉,是为了让肉中余血浸泡而出。若热水下肉,肉皮遇热紧绷,余血留在肉中流不出去,成品必定腥味浓重。”
洪三听得绝望,“连小小焯水一环,都有这许多讲究,我果然是学不会做饭了。”
又问她:“陶姐姐出自书香门第,厨艺竟如此之高,真是难能可贵。”
陶蓁微怔,不由转首去看洪三。
洪三倒是毫不遮掩,笑嘻嘻道:“并非我着意去打听,只你姓陶,又那般巧嫁了个傻哥哥。整个青州府谁人不知陶家姑娘用一个傻子反击了官媒的恶毒心肠。我们都佩服陶姐姐的魄力呢。”
她垂眼去看阿井,此时这个傻子正坐在灶前往灶膛里添柴火。无论坐在谁家的厨房,但凡是配合他娘子,他烧火的神情都那般专注。
他的这般模样,纵然洪三已知他真的是傻子,却也不由要相疑:“井哥哥是真傻?吕神医不是为他相看过,难道都不能诊治好这傻病?”
陶蓁又看她。自家的行踪,这位洪三姑娘了解的很清楚嘛。
洪三又笑:“吕神医轻易不诊病,你能请得动他,这又是一桩奇事,不知道多少人羡慕。反正我家都请不动他呢。”
陶蓁一时想不透世人的脑回路。
得了病要看郎中,这是什么值得称颂的事。
一时水开,陶蓁捞出鹅肉用温水冲洗干净浮沫,浸泡进已经烧热了的卤水锅中煮制。
凉拌卤味的红油佐料她也从家中带来,并不用现制。做法却要同洪三讲一讲,也好让这位姑娘拿出去糊弄人。
卤味的关键便是在卤制和凉拌的调味上,旁的也无太大技巧,只能静等。
洪三便去内宅前头同已前来的闺蜜们说话。
丫头送来水晶酥、蝴蝶酥等点心,葡萄、蜜枣等果子,酸梅汤、龙井茶等茶饮,侍候陶蓁用上一些。
此时锅中已沸腾,需转为文火煮制。阿井取了铲子略略埋一埋猛火,再在灶膛里添一根大柴,方跟着陶蓁在院里纳凉。
小厨房檐下的藤筐里还剩下一只天鹅,虽逃得一命,却还惊慌失措的嘎嘎不停。
阿井蹲去藤筐边上看了一阵,转身在花坛里折了几根草探进藤筐,要喂大鹅吃草。
大鹅哪里会卖他面子,躲开那几根草,依然嘎嘎不停。
陶蓁每日起的早,今日要送小满去书院,比平日尤其要早。此时坐在院里,被凉风一吹,惬意非常,不由便打了几个盹。
待再打一个盹时,只听耳边有人恭敬道:“陶娘子,我家小姐问你可需要冰块,她正在府中冰窖门口等你。”
陶蓁一下子醒过来。
抬眼去瞧,这院里原本有四五个人伺候在侧,不知何时却走的干净。此时除了她和前来送话的一个丫头,只有阿井还在竹筐前逗鹅。
“要,是要用到冰块。”她连忙站起身。
阿井迅速丢开手里的几根草,要跟着陶蓁去。
厨下还煮着东西,怎能没有人守着。她便同他道:“你等在此处,莫离开,盯着火。我去去便回来。”
阿井便连鹅也不逗了,端端正正坐在长凳上,偏头盯着后厨。
陶蓁抬手理一理发髻,跟在丫头身后出了院落。
远处一片小小树林背后,一个粗使婆子手持扫帚,做出扫地样。
听闻脚步声,抬眼瞥见陶蓁一人跟着丫头出了洪三的院落,身边再无旁人。
那丫头远远瞧过来,微微向她点了点头。
婆子便转了身去,面向小树林,自言自语道:“抓紧时间快去。”
“好。”树林背后有了声音,裙裾一摆,转出来个有些姿色的女子。
女子手中端着个红漆盘,其上水果点心茶水依次摆放。
她脸朝着婆子,问道:“快看,我的口脂可花了?”
婆子蹙了眉:“他一个傻子能看懂什么,让他吃下果子茶点才最关键。”
女子便不再纠结妆容,迈着小碎步急急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