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陆游,陆放翁,南宋诗人,一生笔耕不辍,曾言“脱巾莫叹发成丝,六十年间万首诗”,如今存世的就有九千三百多首,其中不乏传世佳作。
周先生甚至评价,宋诗陆游第一。
钱钟书也说,宋代,除掉陆游的几首,其他的爱情诗都淡薄、笨拙、套板。
可见他的功力与造诣。
不过他在临死前,才将写诗的道理教给儿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陆游早期作诗时,只知道在辞藻和技巧上下功夫,入蜀后,步入中年,才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的风格才逐渐改变,变得质朴沉实,充满人生感悟,佳作不断。
李彦不爱看诗词歌赋,因为他觉得伤春悲秋的情绪,不适合他,或者等他年过六十,退休歇业在家,或许可以拿这些文章来消遣下。
不过这次过年回家,田教授强烈建议他看看,而且他发现陈卉也喜欢唐诗宋词。
“相比于哲学、历史和生物,诗歌更能告诉你,人是什么、为什么以及能做什么,它们是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观察、思考和总结。你不是想学艺术吗,这就是我国的艺术,正好完善你的知识体系。再者,等你真正读进去了,你就会发现,它们还能很好地丰富你的人生阅历。”
能够得到田教授如此的推崇,而且是一个经济学家的推崇,李彦在闲暇之余,也选了两本来看看。
在京城的市中心,有一个破旧的图书馆,里面的书,或者是收破烂收上来的,或者是一些好心人捐的。
李彦在里面办了一张卡,象征性地交了一百押金,这个在退卡的时候是可以退的,然后可以随意借阅里面的任何书。
里面最多的是一些励志文、小说和学生教材,另外古典文学也有不少,大部分是学生的课外读物,其中最多的就是唐诗宋词。
李彦借了两本,一本是《穷爸爸富爸爸》,日裔美国人罗伯特·清崎的著作,据说已经售出两千九百万册,不过李彦还是第一次听说,另外一本就是李彦正拿在手上看的,《陆游文集精选》,一看就是盗版的,但时隔多年,相信陆先生也不太会怪罪。
最近,李彦除了正常的设计工作,在总监职务方面,章扬也是帮他安排的满满的。
自八号那天,大家闹得不欢而散后,章扬似乎放下了芥蒂,不再搞邪门歪道,真正开始行使自己的经理职权,全面领导设计师的日常工作,狠抓业绩的同时,也开始安排李彦的事务。
现在李彦,不仅早上开会时要确认人数,开完会后,还要全部点名,不仅所有设计师的方案和合同要经过他审核,而且所有助理的画图、作图,都要制定严格的标准,以便规范员工的行为。
还是日常的值日安排,遇到活动时,各个人员的调配,李彦都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出来。
等等等等——
章扬不只是布置下去那么简单,还会不定期地去检查。
“这些工作看似简单,但都很重要,请李总监务必重视,千万不可马虎大意。”
章扬重新剪回了精神的短发,胡子也刮得一根不剩,脸色也恢复了往日的雪白,只是人变得严肃了,相比从前的温和,此时更符合一个上位者的威严。
“好,我马上去办。”
李彦只能这么回答,领导丢给他什么,作为他的辅助者,只能无条件地接受,再说了,章经理也没有要求工作之外的事情,并没有过分。
不仅是工作方式,章经理的工作态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得认真与严谨。
仅仅从早上点名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一二。
二月十一号,开完早会后,李彦再点一次名,并将填写好的表给送给章经理过目。
“经理,这是刚刚点名的表格,包括我在内,一共十四个人,有十三个在办公室,一个去了工地。”
章经理接过表格,看完后问:“去了哪个地方?”
“路东区的街心花园小区,宋工有个工地要开工。”
“还有其他的事情吗?”
“没有。”
“什么时候回?”
“不知道。”
“坐什么工具去的?”
“不知道。”
章扬皱着眉头,握着拳头,用指节快速地敲击这桌面,道:“李总监,这是第三次,昨天和前天,我就当你疏忽,今天还犯同样的错误,你是不是故意的?难道每次都要我这么问吗?还是一问三不知,重做。”
“是——”
章扬见李彦回答完,还在原地等着,又有些不满道:“还有什么事吗?”
“没有——”
“没有,你站在我这做什么,该问的去问,该办的去办啊,等我手把手地教你吗?”
“好的——”
九号和十号,对李彦所做的,不闻不问,原来是为了今天的借题发挥。
章扬不仅手段变得高明了,涵养功夫也变得了得。
李彦无话可说,因为按照领导的标准,他确实做得不合格。
如果你觉得委屈,章扬开始并没说要怎么做。但如果你这么问了,他会用一句让你生不如死的话,回复你:“不知道不知道,你问啊,你嘴巴长了,是干嘛的?”
既然如此,李彦将点到的表格重新制定了一份,再交由章经理审核,一共来回了四五次,才算通过。
其他的事情,章扬也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最初几天,李彦被骂得满头包,这个月的职位奖扣完了不说,还预支了下个月的,要不是正在看一些陶冶情操的书,李彦真有可能控制不住情绪,怼过去。
好在,忍了一个星期,工作开始走上正轨,而章扬也确实骂累了,李彦才算有一些空闲,来做自己的事。
邀约客户,设计,谈单,看工地,签约合同,开工,售后服务。
不过这个月的业绩,相比前段时间,可以用惨淡来形容。虽然在青山湖分部,处于领先,但与总部的几个牛人相比,还是被拉开了距离。
李彦手上倒不是没单子做,只是时间太少,只好分给了部门其他的人。
当然,这种事只有几个当事人清楚,其他的,包括章扬,也是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