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很快,前台带着郑诚和文霍赶了过来。
“老板,文经理。”
朱三开忙站了起来,心里虽然惊讶,但依旧没将李彦的访问重视起来,还道李彦是喜欢官样排场的人,毕竟年少得志,谁不想风风光光的。
李彦端坐如故,还是在看着自己的笔记本。
文霍只得向朱三开使了个眼色,朱三开这才没有过分热情,打了个招呼,又重新坐下了。
郑诚也只是笑笑,站在李彦的身后。
文霍自然知道郑诚的身份,犹豫了一下,搬了个小凳子,在茶几旁边,不远不近地坐着。
朱三开只得将烟掐了,坐正了身子,等待李彦继续问话。
“朱经理,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朱三开想了想,自己刚才那番话并没有什么破绽,于是摇了摇头:“没有了。”
李彦点头,道:“朱经理,你觉得,正海分部这几个月的业绩不如意的原因有三个,第一,市场的竞争变得激烈,第二,自身的培训不够,第三,公司的激励措施不够好,是不是?”
朱三开再次确认了一下,表示同意。
“好的,我们先解决你的第二个问题,朱经理觉得,正海分部哪些人需要培训,需要什么样的培训,或者可以分开来说?”
当李彦将目光再次注视到朱三开时,朱三开终于变得紧张起来。
“呃——最近新进的设计师比较多,还缺少一些必要的谈单技巧。业务员的电话销售技巧,也有待提高……”
朱三开每说一个,李彦都认真地点头记录,而在一旁的文霍却越听越是皱眉。
朱三开所讲的,都是一些基础的东西,而这些本来是在分部经理的职责范围内的。
也就是说,做得好,是应该的,做得不好,那就是朱三开的失职。
就算,李彦这次来得突然,朱三开没有时间准备,但他至少对自己分部内的事情都了如指掌吧,随便举两个疑难的问题应该不难吧。
难道他以为,眼前的李彦,还像他身后的太子爷一般,容易糊弄?
等朱三开絮絮叨叨地讲完,李彦又将他所阐述的复述了一遍。
两人确认后,李彦又开始讲第三个问题。
“公司的激励措施,朱经理觉得还有什么地方不好,不能完全发挥员工们的潜力?”
朱三开不由得向文霍看了一眼,见对方只是低头听课,便又看向郑诚,郑诚也是眼观鼻鼻观心,犹如一个被老师罚站的学生。
刚才这条,朱三开不过顺嘴说的,天下的制度,哪有尽善尽美的?但真要让他去揭公司的短,这种氛围中,合适吗?
难道不需要弄个匿名信什么的?
“还好,还好——”朱三开有些尴尬,不由自主地摸向口袋,但看到老烟枪文霍都在忍着,也就缩回了手。
李彦笑笑,道:“朱经理不必矜持,要不,还是我来抛砖引玉,先讲两个地方,你看如何?”
“好的——”
朱三开也想看看李彦的深浅。
“分部的前台是拿固定工资的吧?”
“是——”
“其实无论是总部,还是分部,前台都是面向客户的窗口,特别是上门的客户,前台的接待,直接影响着他对公司的第一印象。所以前台的态度很重要。就拿刚才来说,如果我是一个客户,性格又比较腼腆,那么按照前台刚才的接待方式,我就有可能直接转身走人了。这样,很容易造成客户流失,所以给前台增加部分提成,是很有必要的。”
李彦看了看朱三开:“这个就要朱经理想想了,这个前台的奖金,是按照上门客户的多少,还是分部的总体业绩,又或者其他什么来算,需要合理地规划一下。”
朱三开一怔,情况确实如此,这是一个明显得不能再明显的问题,而且一旦实施下去,马上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可他怎么没想到呢?
其实这是大公司和小公司一个常见的区别。
大的公司,政治文化浓厚,勾心斗角、拉帮结派的事情更加常见,这也就影响了下面分部的管理模式。
而对于小公司,营销大于管理,如果公司再小一点,甚至没有管理,员工们都是自己自发地去努力工作。
李彦是从设计师做起来的,做过前台,做过设计师,也分管过一个小的分部,知道下面的人想什么,知道他们需要什么,也知道管理者的权力,能够满足手下员工多少。
就譬如刚才阻拦李彦的前台,如果是一般的高层,可能就直接打脸了。
她算什么东西,竟敢拦公司老总的大驾,就是他们经理朱三开来了,都得点头哈腰陪笑脸。
但李彦明白,这前台是怕李彦捣乱,或者到公司里面去偷东西,那就不好了,一旦追究下来,她要担责任,甚至有可能会丢掉工作。
她为什么会有这种思维?
因为她是拿固定工资的,好的没她份,坏的要要她背锅,自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好。
至于公司的发展、公司的将来、公司的业绩,这些与她有什么关系?
再说了,多接待一个人,她或许要多倒一杯水,多扫一次地,何必呢?
“好,这个我马上去办。”
李彦点头:“朱经理,公司激励措施,还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吗?”
朱三开笑笑:“不瞒李总,其实这个我还没什么准备,能否容我一天,不,一个下午的时间,我整理一下,然后再给你汇报?”
这个态度,李彦感觉还可以,虽然严格意义上来说,朱三开还不太称职,但怎能不容许手下犯错呢?
不过,李彦也不想就这么放过朱三开,这次不敲打两下,下次他就敢顺杆爬。
“这个我可以给你时间,不过还有另外一个问题,也是我今天来分部的重点。”
李彦严肃地看着朱三开,缓缓道:“上述你提到的那些问题,公司都帮你解决了,团队也有了战斗力,那么八月份和九月份的业绩,你计划做多少?”
朱三开有些抓瞎了,按照李彦的意思,今年的业绩肯定是不能做参考的,但是如果按照去年的业绩来算,那么总数定然会超过这个月的许多,甚至要翻倍。
这么高的任务,能够完成吗?先别说朱三开自己心里没底,而且这个任务一旦公布下去,下面的业务员和设计师们,怕也要炸锅了吧。
这可让他左右为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