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小说网】biquge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其实,李彦最开始的目的就是这些效果图和施工方案,余寻在宏昌装饰五年,自然有他独到之处,特别是装修方面的经验,这是李彦不能比的。
对于这个客户,李彦从他们的聊天中,已经知道了个大概。
至于对余寻的问话,有些是没有必要的,不过也得到了一些重要信息。
李彦将所有的信息分类整理,并逐条分析。
余寻与客户的约见时间,几乎是中午十二点以后,两点之前,约见的地点固定在万微总部附近的一家咖啡厅。
唯一一次现场量房,是安排在星期六,时间是在下午,据说她隔三差五会接个电话。
余寻证实客户是万微的员工,但具体不知道是什么职位。
李彦猜测,客户能够买得起京城的房子,三室两厅,经济条件一定还可以,那么她在万微应该是个中层干部,而且工作比较努力。
因为作为底层员工,不可能有这样的经济实力,如果身居高位,也不一定有她这么忙碌。
这个房子的装修,自始至终都是客户一个人在谈。
可见她还是单身,而且父母不在身边,或者父母已经离世了。
余寻前后约见了她五次,看了六套方案,看了四种风格的效果图,依旧不满意。
但她提的要求又太感性,余寻找不到落脚点。
找不到客户真正的需求,这也是现如今最大的难题。
李彦猜测,客户应该是性格孤僻,不轻易相信人,或许与她的工作性质有关,或者是家庭环境造成的,这个还待验证。
从李彦先前听到的客户要求,什么太阳光线,什么眼前一亮,什么换一套家具变一种风格,等等。
可见,客户对这次装修十分注重自身体验。
听余寻说,客户经常会给他发一些装修要求,比如墙里面拉钢条,比如顶上不能走线,地上不能放管道,很多都是她身边的人告诉她的,然后反馈给余寻。
说明,客户这是第一次接触装修,完全不懂装修知识,而她生活的圈子,也没有类似的专家。
另外一点,也可以看出,客户对这次装修很重视,不仅软装方面要求很高,质量方面也想严格把关。
李彦还发现一点,客户虽然否定了余寻很多的方案,但在第一次会面的时候就交了定金,而且每次预约,都能得到客户的快速反馈。
李彦相信,这客户不差那一两千块钱的定金,应该是想尽快将房子装修出来。
而且,如果当时那位女同事说的是事实的话,客户已经询问过多家装饰公司,已经耽搁了许多时间。
听余寻的意思,客户对公司的性价比还是比较认可的,不过,李彦认为,客户可能是没有多少时间耽搁了。
那是什么让她日此急迫呢?
这或许是客户的一个痛点。
李彦决定从两点着手准备,一是,满足客户的需求,二是,找出客户的痛点。
客户有什么需求呢?
根据上面的分析,李彦总结出三点:了解装修,满意装修,快速装修。
至于客户的痛点,还需要后续跟进。
那么,第一次约见,要达到什么目的呢?
李彦想了想,写下:取得客户信赖。
对自己的工作要求呢?
李彦写下:态度谦和真诚,工作细致专业。
如何让客户了解装修呢?
李彦一遍遍地询问自己,然后设身处地地站在客户的角度来思考这些问题。
针对客户的情况,客户第一次装修,对装修不了解,所以每一步都战战兢兢,要先消除客户的疑虑,解决客户的困惑。
李彦决定先将公司的事情放在一边,不谈公司,不谈合作,不谈报价,不谈施工,先了解一下装修知识。
装修知识,网上或许能搜索得到,不过东西比较散,比较乱,比较杂,而且不一定对。
也有这方面的书籍,但东西又太多,客户怕是没时间去看,也不愿意为了装个房子,把自己学成设计师。
李彦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学校学的一些理论,整理了一些装修要点。
考虑到客户是个小白,所以他尽量少用专业名词,且每个方面都写得比较详细。
又考虑到客户是个女人,比较感性,李彦在整理的时候,又删去一些不是很重要的数据,多一些拟声词,或者触觉、感受。
再考虑到,这些装修要点可能并不是客户都想知道的,于是在前面加了目录,在每页上都加上页码,方便客户有目的地翻阅。
还考虑到客户是在大公司做管理,对一些知识来源比较看重,所以但凡能与专业书籍或网站扯上关系的,李彦都做了备注,放在每一页的下面。
做完这些,李彦觉得还是不够。
了解装修知识之后,再要了解什么呢?
李彦再次挖空心思去想,此时窗外已是万家灯火,楼下的夜宵店红红火火,好不热闹,不过对于这些,李彦充耳不闻。
“装修流程。”
李彦终于想到一个关键问题,忙从背包里翻出宏昌装饰的宣传册,上面果然有一套完备的流程表,只不过还不够细致。
李彦就以这个为模板,增加一些装修的细节,包括材料的进场顺序,包括各个工种之间的衔接,包括每道工程完工后如何验收,都清清楚楚地写了下来。
在写装修流程时,李彦又想到一个方面,那就是装修材料。
不过,李彦刚来京城,对京城的市场还不了解,对各个牌子的优劣都不太清楚。
所以,李彦先将客户这次装修可能需要的材料整理出来。
然后从宏昌装饰宣传册中找到相应的材料,根据上面提供的地址,又从网上找出材料的供应商的店面,将他们截图下来,放在材料下面。
又在上网翻看了一些其他品牌,如果在京城能找到门店,就先截图。
李彦现在经费不足,没办法四处跑,去一一核对所有店面的真实信息。
只有等到明天上班的时候,向同事打听。
做完这些,已近子时,李彦只觉得眼皮打架,两手发酸。
坚持着洗完澡,洗完衣服,晚饭就省了,往床上一倒,便睡着了。
第二天,李彦到办公室时,余寻不在,他今天休息,有一个同事出去了,眼看另外两个同事正准备聊天,李彦快步迎上去。
先是一个没脸没皮的笑,然后再低声下气地询问。
“哦,这个啊,关门了,现在应该在电脑城旁边,砖的质量一般。”
李彦默默记下,又翻下一页。
其中大部分都换了地址,不过评价与网上的评价相差不大。
李彦道了声谢,于是把同事指出的几个地方做了下修改。
一直等到中午吃饭的时候,总监才姗姗来迟。
“总监,下午有空吗?”
李彦一边拿着饭盒,一边走到总监面前。
“什么事?”
总监吃的也是家里带来的盒饭,不过里面的内容,比李彦的不知道丰富几倍。
“昨天余工不是给了我一个客户吗,我做了一些前期准备,您能不能帮我看看?”
李彦虽然拿着盒饭,却没有打开,一直恭恭敬敬地站在总监斜侧面。
总监停下吃饭的动作,想了想,道:
“哦,你现在拿过来吧,我看看。下午我还有客户。”
“好的——”
李彦从座位上拿来笔记本,翻到昨天晚上整理的文件夹。
打开文件,一边慢慢翻动,一边讲解。
总监吃着饭,时不时地点着头。有些地方不对,就指出来。李彦马上就做出修改,等总监确认后再次点头才继续讲解。
虽然这个资料,花了李彦七八个钟头的时间准备,但不到半个钟头,就讲解完了。
总监也刚好吃完饭。
“就这些吗?”
总监收拾好饭盒,看着李彦。
“还准备了一些话术,就是想象了一下该给客户怎么谈。”
这些是李彦上午准备的,他开始将会话时间定在十五分钟,
著名的管理培训师余世维曾说:一个人的注意力只有十分钟,如果十分钟没抓住客户的注意力,客户就会什么都听不下去。
所以李彦尽量将约见的时间控制在十分钟左右,多也尽量不要超过半个小时。
为防止意外,如果客户那天特别忙,只有五分钟给他,李彦又将主要内容压缩到四分半钟。
又或者客户只允许李彦讲一句话,该怎么说。
总监也是最先问了这句话。
李彦答道:“我会将档案袋递给客户,这是我花两天时间为您专门制作的装修资料,您有时间看一下,前面有目录。”
总监点头,又摇头道:“这样还不够,你应该将首页打开,让他看到,而且,你这个打印的时候,最好加上自己的水印,表明这是你为她独家准备的。”
李彦犹如醍醐灌顶一般豁然开朗,对总监的这一招佩服万分,看来,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凭运气得来的。
“谢谢!”
李彦微微鞠着躬。
“总监,第一次会面的时候,能不能让余工陪我一下,就是做个介绍。”
总监已经站起了身来,听到李彦的问话,随口道:“那个你找余工沟通,他如果答应我这边没意见。”
“好,谢谢总监。”
不过李彦猜测余寻是不愿见那个客户的,据说最后一次会面他忍不住怼了客户,闹得不欢而散。也是这个原因,余寻才急着要求总监换设计师。
当然,李彦也没指望余寻能同意,只不过,还有些东西需要确认一下。